第三十二章 皇帝没有太监急
p;春花娘对儿女最感兴趣。问道:“都二十几岁的人了,早该说亲了。这回是不是人家看上你有正经事做。挣钱多才愿意的?”
为了后半生,再窘也得说话,木石道:“是我们村的,她娘知道我家底细,见我们跟了东家日子红火了,就来和娘说。要是我们突然没事做,人家不会同意。”
木棉更害羞一些,但想起正在说亲的李小娘的倩影,不由就挺起胸膛道:“我那个和我一起长大。她爹开先不同意,但知道我们一个月能赚一二百钱,就有露出点意思了。要是顺利,今年就能成亲。可怕就怕,收入不稳定,她爹反悔。”
木头是几个兄弟中最小也最为机灵的一个,他笑得既谄媚又坦诚,道:“叔、婶,以前我们拜师学艺,要交学费交生活费还要时不时地拿肉米孝敬师傅,现在却能一边挣钱一边帮家里干农活,那是一个人得两份钱啊。就我一个小子,一个月只和客人说说话就能拿到二十个钱,要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木棉道:“谁都知道,下苦力扛百斤重的麻袋,一麻袋走半里路才一文钱。我们每天都松松快快,还能磨练手艺,竟能挣十几个钱!要知道,和我们同期学艺的师兄弟,要不是弃学要不就是还跟着当徒弟,别说挣钱了,还得花娘老子的钱!如今师兄弟们都羡慕我们运气好。我们把铺子当家一样,要是倒了,我们一家可怎么办!”
说着说着,木棉的喉咙竟然哽咽起来。无论什么世道,钱都不是天上凭空掉下的,别说古代的钱不好挣,那就是现代的钱也并不是那样容易得到。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几个钱就让五尺男儿折腰低眉的事比比皆是。不过有些人做得好看一些,有些人不那么好看。而木头兄弟凭劳力挣钱,坦坦荡荡,甚至要比那君子更让人来得尊敬。
刘三最能体会挣钱的不易,想当年,为了全家人活命,借人家谷子那是哭着求了又求,只差没有下跪,相比之下这又算得什么呢。
木石连忙喝斥道:“乱说话!哪个说铺子要倒?我们铺子红红火火,一年更比一年好。”
刘三忙道:“这样,铺子还是歇业两天,你们全部都到我家去干活,忙完了农事再开门营业。我家的地不多,要是干得快,一天半就糊弄完了。”
春花娘道:“那让外公来铺子住几天。自从来了那伙强盗,我是天天怕他们半夜又来鬼敲门。有个人看着,总是比什么都好。”
如此敲定后,刘三就去岳家请了外公来看铺。
不提舅舅舅娘对于外公不在家里闹腾心里松了多大一口气,现在关键的是家里的庄稼。
刘三家里的确是没多少田地,除了分家得了田地就还有点佃的地,要不是精心侍弄,全家人连糊个口都成问题。所以当初有了钱,刘三夫妇第一个念头就是买田买地,要不是春花插一脚,说不定现在刘三都成小地主了。
男主外,女主内,有了好几个帮手,就不用春花娘出外干活了。春花娘留在家里专门负责家务,几个女孩子们则见缝插针帮帮忙。
中午饭吃的腊肉炒蒜苗、炒鸡蛋、藤藤菜和一个白萝卜炖猪大骨汤,菜的油水虽然一般,但胜在量多,饭也管饱,把几个在家常挨饿的青年吃得喜笑颜开,心里热切期盼东家天天请他们做活吃饱饭。
如果是以往农忙,春花娘早就忙得面色土灰,汗流浃背了,这回吃了饭她竟然还有闲暇功夫串门!
虽然春生娘从来不上坡干活,但却看不管其他人不干活,因为这样就显示不出她的优越性了,她嘴里酸酸的劝道,“你还是上山去干活路儿看着的好,那是外人,再怎�
为了后半生,再窘也得说话,木石道:“是我们村的,她娘知道我家底细,见我们跟了东家日子红火了,就来和娘说。要是我们突然没事做,人家不会同意。”
木棉更害羞一些,但想起正在说亲的李小娘的倩影,不由就挺起胸膛道:“我那个和我一起长大。她爹开先不同意,但知道我们一个月能赚一二百钱,就有露出点意思了。要是顺利,今年就能成亲。可怕就怕,收入不稳定,她爹反悔。”
木头是几个兄弟中最小也最为机灵的一个,他笑得既谄媚又坦诚,道:“叔、婶,以前我们拜师学艺,要交学费交生活费还要时不时地拿肉米孝敬师傅,现在却能一边挣钱一边帮家里干农活,那是一个人得两份钱啊。就我一个小子,一个月只和客人说说话就能拿到二十个钱,要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木棉道:“谁都知道,下苦力扛百斤重的麻袋,一麻袋走半里路才一文钱。我们每天都松松快快,还能磨练手艺,竟能挣十几个钱!要知道,和我们同期学艺的师兄弟,要不是弃学要不就是还跟着当徒弟,别说挣钱了,还得花娘老子的钱!如今师兄弟们都羡慕我们运气好。我们把铺子当家一样,要是倒了,我们一家可怎么办!”
说着说着,木棉的喉咙竟然哽咽起来。无论什么世道,钱都不是天上凭空掉下的,别说古代的钱不好挣,那就是现代的钱也并不是那样容易得到。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几个钱就让五尺男儿折腰低眉的事比比皆是。不过有些人做得好看一些,有些人不那么好看。而木头兄弟凭劳力挣钱,坦坦荡荡,甚至要比那君子更让人来得尊敬。
刘三最能体会挣钱的不易,想当年,为了全家人活命,借人家谷子那是哭着求了又求,只差没有下跪,相比之下这又算得什么呢。
木石连忙喝斥道:“乱说话!哪个说铺子要倒?我们铺子红红火火,一年更比一年好。”
刘三忙道:“这样,铺子还是歇业两天,你们全部都到我家去干活,忙完了农事再开门营业。我家的地不多,要是干得快,一天半就糊弄完了。”
春花娘道:“那让外公来铺子住几天。自从来了那伙强盗,我是天天怕他们半夜又来鬼敲门。有个人看着,总是比什么都好。”
如此敲定后,刘三就去岳家请了外公来看铺。
不提舅舅舅娘对于外公不在家里闹腾心里松了多大一口气,现在关键的是家里的庄稼。
刘三家里的确是没多少田地,除了分家得了田地就还有点佃的地,要不是精心侍弄,全家人连糊个口都成问题。所以当初有了钱,刘三夫妇第一个念头就是买田买地,要不是春花插一脚,说不定现在刘三都成小地主了。
男主外,女主内,有了好几个帮手,就不用春花娘出外干活了。春花娘留在家里专门负责家务,几个女孩子们则见缝插针帮帮忙。
中午饭吃的腊肉炒蒜苗、炒鸡蛋、藤藤菜和一个白萝卜炖猪大骨汤,菜的油水虽然一般,但胜在量多,饭也管饱,把几个在家常挨饿的青年吃得喜笑颜开,心里热切期盼东家天天请他们做活吃饱饭。
如果是以往农忙,春花娘早就忙得面色土灰,汗流浃背了,这回吃了饭她竟然还有闲暇功夫串门!
虽然春生娘从来不上坡干活,但却看不管其他人不干活,因为这样就显示不出她的优越性了,她嘴里酸酸的劝道,“你还是上山去干活路儿看着的好,那是外人,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