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宣旨
!”

  一个陌生地细细的男声传来:“刘春花,出来接旨!”

  春花连忙爬起来。走出去。春花娘歪倒在大姨妈身上,面无人色,急得喉咙痛,盯着春花,眼泪涮涮而下。春花安慰地看了她一眼,走出去,发现自家地坝上站了好几十号人,有些发懵,却觉得自已没做过坏事也就不怕,对着个手拿佛尘的人道:“我就是刘春花!敢问大人何事?”

  李公公见是个眉目清朗,肤白个子瘦高,身着麻衣的小娘子,心内先是赞了一声,好一个美娘子,麻衣都不能掩去姿色,次后又一愣,她没哭没怕没惊,竟是一点都不畏惧自己!

  莫镇长得意地笑道:“贤侄女,好胆魄!竟是不怕吾等!李大人,我仁和镇娘子风仪与京中娘相比如何?”

  李公公笑道:“只在上不在下!此一行真让咱家开了眼界!”

  原来是个太监!春花抬眼悄悄打量着。

  钟县令双手叉腰,道:“吾乃本县县令。随京中李大人特来宣旨!刘春花父母何在?快把香案设下,李大人好宣旨!”

  刘三和春花娘抖抖擞擞站起来,四处都找不到香,急得泪流。罗氏看不过,悄声道:“不是惯常放在灶后边么?”

  好不容易焚香设案,摆足排场,李公公这才行到香案上方,手握黄绸,大声道:“刘春花接旨!”

  春花照着电视里的动作,双掌撑地,磕头跪下,口内道“刘春花接旨!”心内忐忑不安。她刘春花是积了什么德,居然被皇帝知道,还下圣旨了?

  刘三鼓着眼盯着地面心跳如擂鼓,生怕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

  春花娘倒是想晕倒在地,但她身体健壮,晕不了。

  “皇帝诏曰,泰和刘春花解百姓危难,首创插稻法于黎民社稷有功,特诰封九品外命妇,敕号稻娘,钦此。”

  李公公摊开明黄的圣旨,对跪在地上的春花笑道:“稻娘子!接旨吧!”

  “刘春花接旨。”春花愣愣地走上前,接过圣旨,看了一眼龙纹绸布上的字,心想这还真是圣旨啊。

  莫镇长看全部的人都跪在地上,春花一脸呆怔,心想真是一群棒槌,宣了旨,该打赏了,怎么还木着呀,使了个眼色给富贵。

  富贵连忙笑道:“大娘子!宣完旨了,还不请大人们歇息呀。”又对着春花相互搓磨拇指食指和中指。

  春花一愣,猛然想起宣完了旨不是要发赏钱吗,连忙进屋将两个银锞子拿出来递给李公公,笑道:“大人,小小心意,聊表心意!”

  莫镇长看得嘴角一抽,这不是年前他打赏给春花的东西么。

  李公公随手收了倒不在意。从京里出来,得了多少好处,倒不在乎个农妇的东西。

  “各位大人,走累了吧,屋里坐,屋里坐。”

  直到几个大人都走进堂屋坐下了,跪在地上的小老百姓都没一个人起身或是吭上一声。春花无奈地道:“爹娘,公公婆婆,各位长辈,都快起来吧。完了!”

  春花娘抬起头,露出红通通的眼,道:“完啦?都说什么了?”

  春花展牙笑道:“女儿是恭人了!娘。先别说这个,快快上茶水吧,大人们都在里面等着呢。”

  刘老头惊慌地提醒道:“媳妇们,快烧火供茶,怠慢了大人要遭雷打呢!那都是天上的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