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卖残品
�。

  春花一家既要忙农事。又要照顾铺子,跑了这边跑那边,锅里一把,灶里一把,实在忙得焦头烂额又毫无头绪。

  全家人经过商量。决定花开两技,分头行动。由春花娘带着春雪照管家里,刘三带着春花做生意。本来春月也要留在家里的,可她算盘打得好,就留下来记账,顺便跟着大人学习,好长见识。春花倒是口算心算都来得,不过光是自己来得,那可没什么趣,现在倒没什么,以后生意做大了,谁还有十颗脑袋管事?不如现在就培养账房,她当甩手掌柜多好。

  结果没过几天,刘三突然就嚷嚷着要回家当农夫去,而且是心甘情愿的嚷嚷。

  现实情况是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嘴巴不会瞎掰扯呀!

  第一个情况是来看家具的人大多是老婆婆小媳妇,他一个大男人怎么搭话?来的是爷们儿吧,他心里有话,那嘴巴却说不出来。就像他亲手制作的残次角柜,明明自已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吧,但人家问起来,他就是说得清楚人家弄不清楚,还要女儿们补话人家才明白自己到底说的是啥。第三呢,既然卖不了东西,那看门总会吧,可他又觉得浪费人才。又不会写又不会算,留在此地,那纯粹是消干饭扯蛋嘛。无所事事,不如回家种地。

  当东家是很有面子的,在小老百姓的心里那和当官的是同一行政级别,所以起初为谁留在铺里经营生意,刘三两口子没少打肚皮官司,如今刘三知难而退,把个春花娘得意得,哼,德行,看,还不是要老娘亲自上阵才压得住阵脚嘛!你是当官那块料吗,是当官那块料吗?

  术业有专攻,虽然刘三嘴上不行,但心中却有数啊,做起事来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实让人放心,回家下地种田,养猪养鸭,把家事安排得妥妥地,也是大功一件呀。所以春花娘的尾巴只适时地翘了一小会儿会儿,就和刘三说起家事哪些紧急哪些可以缓缓为之来。

  不管刘三两口子如何耍花枪,现在春花最为关心的却是另一个种东西。被春花娘鄙视得五体投地的方角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受到了传统工艺传统匠人更加五体投地的鄙视!

  一般市面上的两抽方角柜卖价是四十个钱,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再加两抽,那柜子的卖价就应该翻番为八十个钱,但刘三铺子的方角柜却只卖七十个钱。这是在商家眼里多么亏本在老百姓眼里多么划算的买卖呀。

  虽然被老娘狠狠地鄙视了,但春花心里到底不足。

  经过未来世界的检验,残次方角柜那是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怎能为了娘的鄙视而畏缩不前了呢!

  春花将方角柜带进铺里,不遗余力地向每个客人推销它。春花娘也不管,只在一旁无声嘲笑。

  事实证明人心并不是无坚不摧的堡垒。经过春花的卖力表演,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终于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白胡子公公刚刚逛了烟市,手里拽着好几斤烟叶,路经刘三铺子,遛进来看看。人年纪大了,好奇心也更重了。老还小,老还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春花也不管人家老头早错过置办家具的年岁,笑着迎上去,道:“公公,天气很好呀。你来买家具吗?是给孙子孙女置办么?”

  白胡子公公煞风景地摇头,“随便看看,随便看看!你们店好奇怪呀!小娘子那么热情,好像求人买似的。不能这样做生意呀。我还没见过这么主动的老板!人家坐在堂前,生意就自动上门,多气派,多格调!那才是做生意的样子!看就是没做过生意的人家!是从乡下来的吧?好好的地不种,干这个买卖,能不能挣着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