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反移情近因效应
  ,最快更新催眠疯人怨最新章节!

  “你先别出门,还有半分钟呢。”我拉住了喜滋滋要出门去盛屎的疯子。

  这人就是个孩子气的神经病,我真不明白朋友吃屎他有什么好高兴的。

  59分56秒时,杜臣的电话终于来了。

  疯子将手里的盆重重的砸在地上,还用力的跺了几脚。

  他接过电话,打开免提:“喂,杜医生什么事呀?”

  杜臣的声音很紧张:“你说那一针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问题?”疯子说话前都会看我一眼,根据我的手势和嘴型做决定。

  “你以前不也是被扎过一针么?”杜臣道。

  患者会对医生产生移情现象,而医生有时也会对患者产生某种情绪,称之为反移情现象。

  反移情指的是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来访者的某些经历与身边的某个重要人物很相像,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情感偏差,也有点爱屋及乌的道理,于是便不由自主的投注心血和情感到来访者身上。

  当来访者的情况在医生自己身上重现时,医生便立即会联想到患者的遭遇,甚至代入到患者思维来考虑问题,使得这种心理打击是乘以倍数的,说不定医生很快就会患上和患者一样的心理疾病。

  心理医生要想治好病人,一定要尝试着去了解病人的内心,那么就需要代入到病人的思维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比如杜臣会想,为什么疯子会怕流浪汉——原因是被针扎了,恐艾。如果是我,我怕不怕?我在担心什么?

  只有掌握了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展开治疗。

  近期内,疯子是杜臣的大客户,他应该在疯子身上很用心,疯子的事在他心里应该是滚瓜烂熟如数家珍。

  现在杜臣遇到了和疯子一模一样的事,疯子的悲惨经历怎么可能不对他造成心理影响?再说被流浪汉的针扎了,所有人的正常反应本来就是恐慌,恐一些血液传染病,更何况疯子血淋淋的遭遇就在眼前刚发生着呢?

  这其中还用到了一个心理学原理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

  就像你认识一个人十多年,一直觉得他忠厚可靠,这是绝对固定的印象。但一周前,你偶然发现他竟然躺在马路上碰瓷了。从此以后,你对他的印象土崩瓦解,全部改观,绝对不再认为他忠厚可靠。

  也可以延伸理解为,近期发生的事,会影响你对某事多年根深蒂固的认知和判断末法瘟医全文阅读。人的近期印象优于长期固定的某种印象。

  就算杜臣是一个从来不了解艾滋病,从来不知恐艾为何物的人,在近期见了疯子针扎恐艾这样的事之后,绝对会影响甚至改变他对扎针这一事的判断。

  而为什么我又认定杜臣肯定会打电话给疯子呢?

  因为疯子是顶尖的微生物专家,直接打电话咨询他比去医院或疾控中心挂号排队都要来的快的多,甚至答案也精准的多。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