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做老实人,好难
的人却并非所有人都待见,于是乎,魏徵便倒霉了。
秦风背负双手,缓缓渡步到坑边,看着一脸倔强的魏徵正在用手中的木锤一下下敲打着铺在坑壁上木板,便对一旁的秦华道:“给他划一块地方,可以小一些,但不许别人帮他,别人怎么干,他便怎么干。”
秦华年轻的时候读过几本书,也识得字,此时听到自家少年这么说,顿时产生了带入感。
感同身受啊,以前他也和庄户们一样,觉得魏徵走了大运,能够得到少爷的青眼。甭管能不能学到什么东西,至少自家少爷识字,秦家的藏书也不少,就凭这点,足以让无数人感恩戴德。
可堂堂一个读书人干这等粗活,让秦华揪心的疼,这魏徵若是好好培养两年,当个帐房、管家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的年纪很小,以后接老夫的班也行啊,还能留给小少爷。这么好的人儿,怎么少爷就舍得让他去干这种粗活呢?
这个时候,秦华觉得不能袖手旁观,可让他直接顶撞秦风却也不大可能,便低声道:“少爷,这魏徵是个读书人,而且年纪还小,您看...”
大隋虽然不是明清,书生就代表着手无缚鸡之力,可这年头也不像两汉,书生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向。
严格两说,这个年头的世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关陇世家为首,后来建立大唐的李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关陇世家受胡风影响严重,家中子弟虽然读书,更行为却更像武人。
另一派则以关东世家,也就是五姓七望为首,他们是正儿八经的诗书传家,也更倾向于后世那种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读书人。
魏徵是巨鹿人,正儿八经的关东人,虽说父亲早亡,但受到的教育定当是以关东世家的方式为主,所以秦华才有此一说。
秦风抬头望了望逐渐火辣的日头,毫不犹豫地打断了秦华的话,开口道:“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我这做老师的,岂能一味溺爱于他?况且日后他若是有机缘做官,难不成还要请几个幕僚,事事询问不成?”
秦华惊呆了,自家少爷是个什么水平他清清楚楚,这么有道理的话竟然出自少爷之口?
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秦华敢肯定那玉不琢的话自己没在书中看到过,也就是说,这话是少爷想出来的?
至于魏徵日后能当官的话,秦华反而没放在心上。虽说听闻魏徵确实是世家出身,可这年头,父亲早亡,剩下一对孤儿寡母,连个帮衬的成年男子都没有。魏徵想做官,还不如期待有一天皇帝大发慈悲,召自家少爷授予个一官半职来得靠谱。
“少爷大才,老奴拜服!”
这回轮到秦风不明所以了,你家少爷我不过想让自家弟子干干活,体验一下民生艰苦,这和大才有半文钱的关系吗?
看到秦风疑惑不解,秦华连忙道:“少爷那句玉不琢,不成器,端得是至理名言,不说能比肩圣人,但却比这天下大部分读书人要高明许多,老爷若是在天有灵,得知少爷如此大才,当可瞑目矣!”
卧槽!这话也不是这个时代的?
秦风有些懵,后世《三字经》流传甚广,可他还真不知道这书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只不过随口那么一句,竟然又不知不觉当了一回文抄公?
“那个...”秦风犹豫半晌,还是老实道:“那话不是我说的。”
虽然装逼让人上瘾,受人崇拜也着实感觉不错,但秦风还是觉得应该把话说明白
秦风背负双手,缓缓渡步到坑边,看着一脸倔强的魏徵正在用手中的木锤一下下敲打着铺在坑壁上木板,便对一旁的秦华道:“给他划一块地方,可以小一些,但不许别人帮他,别人怎么干,他便怎么干。”
秦华年轻的时候读过几本书,也识得字,此时听到自家少年这么说,顿时产生了带入感。
感同身受啊,以前他也和庄户们一样,觉得魏徵走了大运,能够得到少爷的青眼。甭管能不能学到什么东西,至少自家少爷识字,秦家的藏书也不少,就凭这点,足以让无数人感恩戴德。
可堂堂一个读书人干这等粗活,让秦华揪心的疼,这魏徵若是好好培养两年,当个帐房、管家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的年纪很小,以后接老夫的班也行啊,还能留给小少爷。这么好的人儿,怎么少爷就舍得让他去干这种粗活呢?
这个时候,秦华觉得不能袖手旁观,可让他直接顶撞秦风却也不大可能,便低声道:“少爷,这魏徵是个读书人,而且年纪还小,您看...”
大隋虽然不是明清,书生就代表着手无缚鸡之力,可这年头也不像两汉,书生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向。
严格两说,这个年头的世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关陇世家为首,后来建立大唐的李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关陇世家受胡风影响严重,家中子弟虽然读书,更行为却更像武人。
另一派则以关东世家,也就是五姓七望为首,他们是正儿八经的诗书传家,也更倾向于后世那种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读书人。
魏徵是巨鹿人,正儿八经的关东人,虽说父亲早亡,但受到的教育定当是以关东世家的方式为主,所以秦华才有此一说。
秦风抬头望了望逐渐火辣的日头,毫不犹豫地打断了秦华的话,开口道:“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我这做老师的,岂能一味溺爱于他?况且日后他若是有机缘做官,难不成还要请几个幕僚,事事询问不成?”
秦华惊呆了,自家少爷是个什么水平他清清楚楚,这么有道理的话竟然出自少爷之口?
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秦华敢肯定那玉不琢的话自己没在书中看到过,也就是说,这话是少爷想出来的?
至于魏徵日后能当官的话,秦华反而没放在心上。虽说听闻魏徵确实是世家出身,可这年头,父亲早亡,剩下一对孤儿寡母,连个帮衬的成年男子都没有。魏徵想做官,还不如期待有一天皇帝大发慈悲,召自家少爷授予个一官半职来得靠谱。
“少爷大才,老奴拜服!”
这回轮到秦风不明所以了,你家少爷我不过想让自家弟子干干活,体验一下民生艰苦,这和大才有半文钱的关系吗?
看到秦风疑惑不解,秦华连忙道:“少爷那句玉不琢,不成器,端得是至理名言,不说能比肩圣人,但却比这天下大部分读书人要高明许多,老爷若是在天有灵,得知少爷如此大才,当可瞑目矣!”
卧槽!这话也不是这个时代的?
秦风有些懵,后世《三字经》流传甚广,可他还真不知道这书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只不过随口那么一句,竟然又不知不觉当了一回文抄公?
“那个...”秦风犹豫半晌,还是老实道:“那话不是我说的。”
虽然装逼让人上瘾,受人崇拜也着实感觉不错,但秦风还是觉得应该把话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