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
来。问为何因为无须。谈阳县讼师多,有好有坏,却没有坏到鱼肉乡里的,不是不愿,是不能也不敢。文人一张口,能说遍天下,真惹急了,上京告御状也是敢的。所以谈阳县这地方出不了大事,政绩考评年年是优。但像陶墨这样,一上来就说不做清官的,他还是头一回遇到。

  莫不是,对他一见如故,推心置腹

  卢镇学目瞪口呆,不知自己身上哪样风采惹得对方如此拜服。

  陶墨接道“我要做好官。”

  卢镇学收起吃惊,笑道“好官不是清官”

  陶墨道“好官是清官,但清官却不一定是好官。”

  卢镇学点头称是,却没有接下去的冲动。说大话的每年都有,有几个说到做到说实话,要他真敢说,我不做清官要做贪官,说不定他还高看他一眼。这年头,敢作敢为之人委实太少了。

  正好上菜,话题到此为止。

  卢镇学啜了口茶,就想借故告辞。这个新县官的底他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就是个空口白话的伪君子,没什么意思。

  楼梯上传来脚步声。

  有急有缓。

  但卢镇学的腰一下子就挺起来。他看着离前额只有三尺距离的楼梯,心中不大舒服起来,但现在站起,又太刻意,只好强忍着不动。

  老陶见他面色有异,不由转头向上看去。

  五六个书生打扮的人正悠悠然地从上面走下来。

  由于大堂又安静下来,所以正在吃饭的陶墨也忍不住去看。

  这一看,目光便胶着在最后那人身上,再也移不开去。

  雪白狐裘,浓发如墨,即使站在人后,也挡不住那一身的华贵之气。似乎感觉到他的注视,他目光淡淡扫来,如寒星疏懒,又淡淡地移了开去,仿佛不屑一顾。

  “卢兄”走在最前的书生突然停下脚步,惊讶地看着他道,“卢兄既然在此,为何不上来一叙”

  卢镇学不冷不热道“正要上去,你们却下来了。”

  那人笑道“那可不巧。”他眼睛一转,看向陶墨,“这位是”

  卢镇学道“这位你可不能不见,乃是新来县老爷,陶大人。”

  那人“哦”了一声,便又不再关注。

  陶墨受了冷落,双颊微微发烫。他不是没受过冷落,也早已习惯,只是这次偏偏在那人之前不过他或许根本不在意吧。

  他看那身狐裘高傲地站在楼梯最高处,好似脚下发生的点点滴滴都与他无关,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那些人与卢镇学说笑一阵便走了。

  老陶注意到卢镇学的脸等他们离去之后,明显阴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