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8
  和账房先生给我,三皇子府要送一批银子过来,滕誉不放心让外人碰拿笔银子。”

  魏子安也知道,赈灾银里头的猫腻太多,笔下稍微动一动就可能出现一个大窟窿,确实该谨慎“您放心,明日我就将人送过去,只是知府大人那可要先知会一声”

  “不必,三皇子府的钱怎么用当然是我们说了算,跟官府没关系。”

  魏子安点点头,心里开始回忆哪些人可靠,哪些人精明,这算是第一次给殷旭办事,务必不能出一点差错。

  说起来魏子安自己都觉得奇怪,明明只是救命之恩,为什么他就心甘情愿的用整个魏家去报答了

  是因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然不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报恩,他完全可以奉上足够的银两就好。

  是为霍七少所迫似乎也不是,虽然对方确实威胁过他,可如果只是这样,就不能让自己心甘情愿的臣服。

  想了又想,思了又思以后,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愿意,是想给魏家找个足够稳固的靠山。

  魏家是有钱,但也是商户,如果不是冠上了皇商之名,魏子安根本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但皇商之子朝廷根本不会重用,否则官商勾结就太便宜了。

  魏子安吃过一次亏,深深知道自己能力的渺小。

  所以在得知救命恩人的身份后,他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就没其他事了,本少爷回去了。”殷旭打着哈欠朝外走,他今天来魏家,一是来看看魏子安,二来借人。

  至于其他事,慢慢来,反正他也不是只在徽州待一天两天。

  魏子安亲自将人送到知府衙门,不仅如此,还留下了大批的保暖衣物和食材,只说是孝敬殷旭的。

  殷旭见都是现在用的上的东西,也就没客气收下了。

  到了第二天,魏子安不仅一大早把人送来了,还附赠了一个房契,明面上说是给这些人办事用的,实在依然是孝敬殷旭的。

  见殷旭没有接手,以为他还有顾虑忙解释道既然三皇子想自己管理自己的银子,那住在衙门里人多眼杂,进出也麻烦,就不方便这些人做事了。

  而且这宅子离知府衙门不远,就隔了一条街,两边要沟通也方便得很。

  殷旭发现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领着人当天就搬了。

  房子三进三出,足够大,他和滕誉一商议,干脆腾出一进院子用来接收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

  既然要打出善名,那就必须做足功夫,光靠捐点钱可不够。

  这些日子,官府清点出来的孤儿就写满了一本小册子,他们年纪不一,只能艰难地生存在安置点里,因为干不了活,吃的也少,一个个瘦骨伶仃,叫人不忍。

  这一消息传出去,整个徽州的百姓都把三皇子当成菩萨来供,尤其是当衙门的一项项利民措施颁布下去,很多人都说这些是三皇子下的命令时,滕誉的声望在灾民中极高。

  百姓们心思单纯,尤其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只要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那绝对都是他们的大恩人。

  三皇子作为钦差北上徽州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开始大家根本不抱任何希望,认为一个皇子来了能做什么八成只会吃吃喝喝让人伺候着,想让不知民间疾苦的他体恤百姓太难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