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下)


  “还是等年后吧。”玉仪微笑婉拒,“眼下太太还要安胎,年底下事情又多,哪里顾得上招待我?反正彼此隔得不远,得闲了再来就是。”

  唐氏微微失望,但是也不敢强行要求,只得笑道:“还是姑奶奶想周到。”

  之所以想留玉仪下来,是因为自己有个读书兄弟,去年秋天中了举人,明年春天就要进京会试。想着罗家人脉广,能推荐几个有资历官员,见见世面,顺带拜会拜会提点一下。

  只是这事儿不急年前,反正兄弟也得过了年才上京,她不敢惹得玉仪不,因此心里暗自压下了。

  玉仪又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出门,见唐氏要起身相送,忙拦住道:“太太别动,眼下外头寒气太重,且回去暖和暖和再说,不然父亲也该埋怨我了。”

  比起跟罗家拉好关系,当然还是肚子里胎儿要紧一些。

  唐氏没有再坚持,笑道:“那我就偷个懒儿。”

  玉仪笑了笑,客套了几句出了内院,方才对段嬷嬷道:“我看太太吞吞吐吐,像是有什么话要说。”

  “能有什么好话?”段嬷嬷撇了撇嘴,“无非是求着夫人给东西,或者办事,他们倒还真不客气,太拿自己当一盘菜了。”

  ----有着如同烂疮一样娘家人,真是不胜烦恼。

  玉仪心下冷笑,四房还真是会恶心人,----他们惦记世子之位几十年,如今一切算计落了空,不会又琢磨什么坏点子吧?可得多防着一点。

  出门找到罗熙年,二人一起上了马车回去。

  到了罗家,回六房路上碰见了恭二奶奶。

  罗熙年是做叔叔,不便多留,便自己先回去了。

  玉仪觉得有点巧,----这条路,既不是通往上房去,也不是通往四房,恭二奶奶多半是专门等着了。

  “六婶婶……”恭二奶奶拉长了声调,颇为委屈,“你评评这个理儿。”又道:“贤哥儿他们几个玩闹,小孩子家家,哪有不磕着碰着?偏生怨我没有教导好,说了许多埋怨话,心里好不难过。”

  玉仪听着这段掐头去尾话,略想了想,方才明白过来。

  应该是几个小侄儿玩闹,贤哥儿被磕住了,惹得心疼嫡子嫡孙四夫人不愿意,把庶出媳妇骂了一顿。

  只是……,跑来跟自己诉苦做什么?

  玉仪含笑不语,四房是非可没打算掺和进去。

  恭二奶奶不过是拿话起个开头,顺带也有发泄意思,能够不去婆婆面前告自己状,大约也只有六房人了。

  见玉仪端着架子,心里暗恨,忍了忍笑道:“眼下就过年了,一转眼就开春,世恭家整天闲得发慌,总念叨着要出去做点事。”叹了口气,“上次多亏六叔帮忙,给世恭弄了一个位置,可惜他没本事,倒把差事给弄丢了。”

  玉仪总算听出点味儿来了。

  ----大概恭二奶奶心里,公公和兄长都指望不上,婆婆是偏心到了爪哇国,现今公公连世子之位都没保住,于是干脆放弃了。

  恭二奶奶见她没啥反应,索性挑明道:“反正将来轮到世恭和我头上,也就是一点剩汤剩水罢了。”求人办事,语气里终究带出一丝央求来,“好歹六婶疼我们一些,看亲侄儿份上,给世恭谋一个前程罢。”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