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活塞式,喷气式
br />   “我们需要炮火支援。”

  “增援,131阵地需要增援……”

  “医护兵,我们需要医护兵,士兵需要医生!”

  英法军队炮兵部队的炮火支援很快过来,而且,他们的空军部队也接到了命令,只等天色稍亮,就将起飞轰炸阿盟联合武装力量的炮兵阵地。

  但是英法的轰炸机能够穿越防线上空的“死亡线”么?中国这次掉来的战机可足足有六百架。对此,阿盟方面是信心十足。

  西奈半岛的天空只会被中国的雷霆式歼击机主宰,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除非英法能拿出他们压箱底的喷气式来,否则雷霆歼击机足以主宰现在的天空。

  而欧洲人的喷气式飞机,虽然制造出了一些,但喷气式飞机和喷气式战斗机那是两码事。实验型的喷气式战斗机与实用性的喷气式战斗机更是两码事。中国真正的底牌是成熟的一代喷气式战机,而欧洲人具体走到了喷气式飞机,还是喷气式战斗机,中国还很难断定。军情局能够肯定的是,欧洲人还没有确定最终版的实用性喷气式战机!

  并且还有喷气式飞机所需的燃料问题,也就是航空煤油。这东西需要高品质的轻质原油来生产,更需要n多次的试验和高技术含量的工艺流程。对于欧洲人来说,即使原油补给再困难,从中扣出一部分来生产航空煤油,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能够阻挡欧洲人的只有技术和科技。

  英国人30年代就开始研究喷气式飞机,最早的一架喷气式飞机在1935年就成功起飞了。英德法三国在这方面都有很深厚的基础积累。但是欧洲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而什么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那就是利益第一。

  英法德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批的富有学识和研究精神的科学家,但是飞机制造商们不愿意往这方面发展,他们在活塞式飞机上投入了太多的金钱,在利益还没有完全吸纳饱和,也就是没有彻底完成利益收割前,这些控制着飞机制造业的大资本家们是不会跨越新的门槛的。

  欧洲上最早提出喷气推进理论的是法国的马克尼上尉和罗马尼亚的亨利·康达。康达还在1918年前后试制过最早的喷气式飞机,并制造出一架原型机。20年代末,当时任英国空军教官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喷气发动机的设想,并于1930年申请了专利,但飞机制造商们对此不感兴趣。

  直到1935年,英法德美意等几大强国默默进入了军事准备期,事情才有了转机,惠特尔得到一些空军人士的支持和银行家的资助,得以成立“动力喷气有限公司”。1935年6月,惠特尔开始设计制造真正的喷气发动机。他和同事们一起从零开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研制,在1937年终于制造出了欧洲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

  几乎与惠特尔同时,德国的冯·奥亨也在研制涡轮喷气发动机上取得了进益,并在1937年9月使他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第一次运转成功。英德法美等国再一次联手,1938年7月,装有冯·奥亨研制的hes3b涡轮喷气发动机的he178号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架真正的喷气式飞机。

  但是已经晚了。战争很快就打响,时间已经不够欧洲研究出自己的喷气式战机了。

  战争开始后,英法德美意大利等国可以依靠的依旧是飞得更快更高的活塞式战机,550公里到650公里的时速,8000米到10000米的高空攀升限度,欧洲人的战机对比20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对比中国人的750公里时速和12000米高空界线,依旧弱了一档。

  当600架正宗的中国战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