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时间在向前
�势似乎在飞速的好转,崩坏的财政重新得到了复苏。军队的忠诚度大大的提高,因为军饷不仅按月发足了,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实际上那只是因为奥斯曼帝国中央政权所掌控的武力值迅速提高了,这才让整个帝国的局势安定了。一切都建立在伊斯坦布尔武力高压的基础上的。

  可是这一场大战之后,奥斯曼的军队已经不再仅仅限于奥斯曼人,也就是土耳其人,半岛人、伊拉克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黎巴嫩人、约旦人……,这些民族全都参与进了这次的战争当中。那么,可想而知战争结束之后的奥斯曼人即便将这些非土耳其本民族的军官士兵全都驱除出军队,这些民族也有一部分人得到了战争的淬炼。闹僵起来,元气大伤的奥斯曼人还能顶得住吗?

  中国豢养奥斯曼帝国这头凶兽,就是为了应付眼下这场战争的。等到战争结束,过个几年中国元气尽复。在北美、北欧和中东的地位会变得更加稳固不可动摇,奥斯曼帝国这个老旧的中东霸主,怕是连中国人自己都看着不顺眼吧?

  宋渔父,湖南常德人,京师政法大学硕士毕业,二十五岁投身政治。十年时间就从常德府谘议局走进了北京城的国会大厦。这次孙汶率团前来伊斯坦布尔,宋渔父随行其中。

  与孙汶相比,宋渔父对于皿煮的向往自信更要盛上不少。他出自中国湖南,出生之日国朝已经鼎立,可以说生长在一个全新的中国当中,历经了中国多次对外战争的胜利,国人内心中的那股‘天朝上国’气如他这个年龄段的人是绝不会少的,那完全是被中国一次次对外战争的胜利给激发出来的。所以他享受着中国现今的强大,对外视欧美、阿拉伯,眼睛里就带着一股居高临下。就像原时空的美国人一样,老子生出来就是当‘世界警察’和地球球长的。

  这样的宋渔父看奥斯曼帝国的一幕幕如何能够坦然释之?他比孙汶更要‘激进’!

  奥斯曼帝国苏丹权利之大无可制约,只这个皇权至上,就跟钉扎进了他眼中一样,让他瞧着生疼。

  因为在中国,随着皇权的一步步释放,皿煮不可抑制的在国内就有了传播,于是在很多有皿煮倾向的国人眼中,中国之兴盛未尝不是始于中国两代帝王的主动让权削权,先兴中国之皿煮,后振中国之国运。这种说法在老刘皇帝耳朵里,当然是无稽之谈,纯属放屁,可在中国却是很有市场。而且眼下的中国,举国上下还是一党,大异欧美之政治,在中国国民的心目当中,这却也是老皇帝考量资产与无产之利弊,取之精华,合而为一,由此得来之政体!

  中国政坛再是一党,国会的力量先天上就有了欠缺,可对比奥斯曼帝国,还是要好的太多太多的。

  艾哈迈德四世这个时候可是高兴得很,一点都不知道二十分钟前还在自己面前说说笑笑的孙汶,回到了住处后直接咒自己的国家二十年里必亡。他现在正十分惬意的看着中国皇室给他送来的礼物,那一件件漂亮、美丽,让人看上一眼就深深的陶醉其中的瑰宝,完全是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品。

  纯粹的阿拉伯风格,不管是造型还是器物上面的勾画、图案,完全是阿拉伯风格。艾哈迈德四世能够从中体会到一种被尊重的快感,被当今世界第一大国的皇室尊重,想想就让他陶醉。

  珠宝珍玩,一套套景泰蓝、最高级的瓷器,水晶艺术品,玉雕……还有让艾哈迈德四世在炎热的夏季也能过的舒舒服服的空调、电扇、冰箱。孙汶现在的心情有多么糟糕,艾哈迈德四世的心情就有多么的愉快。他一点都不为前线一场场残酷的战争感到担忧,艾哈迈德四世固然放松了对国内的高压统治,却也用太多的时间去享受了。

  这个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