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道:“人人皆有一把自己的小算盘,前朝后宫莫不如此。你就是撵跑了他们,再招来一群,也还是这般。这皇帝功课,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呢。你要学着用其所想,为己所用,更要平衡各方局势,方可大治天下。这君威是你自己立下的,可不是头上顶着冠,人就怕你了。何况你是儿皇帝,登基这些年,人看着的都是摄政王。日后你亲政,要使动这群人,可要费些心思呢。”
赢缊低头不语,萧清婉又蹙眉道:“倒是前线战事这等失利,不可不虑。那徐文达也曾是沙场宿将,镇东将军的名号叫了十多年,如今却败在本初手中,想必也是老了。”赢缊闷声道:“今日外祖在殿上,一力的要拱摄政王出去,那厮死活不肯,旁人见状也只好罢了。”萧清婉皱眉不语,赢缊亦是闷闷不乐,一顿饭吃的极是气闷。
赢绵不愿出征,朝廷另行派遣将领率部前往东海助徐氏父子退敌。然而这内陆将领不熟沿海战情,也只是于事无补。那本初却不断增派精兵强将,沿海防线失守,不能阻挡。宣超防军战事失利,连连后退,一月之内,又丢两城。
朝中为此焦头烂额,只是苦无良策。内阁虽下严令:再退必斩,却也自知是虚张声势,自欺欺人。
萧清婉于后宫收得消息,心中盘算了一番,遂将赢缊召至慈宁宫,见面说道:“如今沿海已连丢四座城池,再这般下去,内陆腹地必受侵袭。虽说本初孤悬海外,粮草军备运送不便,却可于这四座城池之内获得补给。长此以往,国将不保。目下也别无他法,你明日将摄政王请来,哀家同他有话说。”
赢缊圆睁了双目,望着母亲道:“母后莫不是要去央求那厮?!不成,儿子决不答应!”萧清婉向他柔声道:“前番你还痛骂满朝臣子只顾自己,不以大局为重,怎么事到自家身上,也发起执拗脾气来了?”赢缊将头一转,闭口不言。萧清婉又劝道:“先帝的教诲,你全都忘了么?”赢缊这才沉声道:“那旁人便不成么?非要他去才行么?”萧清婉说道:“你不知,咱们宣朝虽也临海,到底是陆地为多,朝中将领多半只善陆战,不识水性。你外祖的意思,是要永绝后患,那便不止收复失地了。本初国内情形,唯有他熟稔,且早年曾与其交战,阅历丰厚不说,至今余威仍在。若要除去这后世之忧,他是不二人选。”
赢缊虽极不情愿,但眼看国土逐渐沦陷,又情知母亲所言有理,无奈之下,只得依从吩咐。
隔日,赢绵便应邀来了慈宁宫。
自从前回二人争闹一场,这赢绵是再不曾踏足慈宁宫,萧清婉亦也不理不睬,就此断了来往。今番相见,为免尴尬,二人皆绝口不提前回之事。
赢绵进得正殿,宾主落座已毕,便开口道:“太后娘娘今次相招,却不知有何见教?”萧清婉见他说的冷淡,亦不在意,只说道:“本初来犯,朝中大将皆不能敌,至今已连丢四座城池。摄政王往年征战本初,战功赫赫,听闻朝中大臣提议摄政王亲自领兵出征,击退贼寇,摄政王却为何不肯呢?”摄政王听闻此言,冷笑道:“原来太后娘娘是来做说客的,本王倒为何要领兵出征?!”萧清婉早料他有此语,淡淡说道:“江山动摇至此,你倒也能坐得住。也罢,事到如今你我之间也不必再打那等哑谜。你自去领兵出征,我许你京中必不出变故。你京中耳目亲信极多,该当不会有什么放心不下。”
赢绵冷笑道:“倘若是别人,我还真没什么顾虑。但如今说这话的人是你,我却不免不多想些。我可不是先帝,任凭你甜言蜜语就糊弄过去了。”萧清婉耳闻此言,却也不恼,只是道:“你既不信,那我便将新近调来的军队遣返回去,再听凭你调遣心腹将领过来,镇守京城。兵部在你把持之内,戍卫皇宫的禁卫军统领亦是你亲信,朝中武将多半以你
赢缊低头不语,萧清婉又蹙眉道:“倒是前线战事这等失利,不可不虑。那徐文达也曾是沙场宿将,镇东将军的名号叫了十多年,如今却败在本初手中,想必也是老了。”赢缊闷声道:“今日外祖在殿上,一力的要拱摄政王出去,那厮死活不肯,旁人见状也只好罢了。”萧清婉皱眉不语,赢缊亦是闷闷不乐,一顿饭吃的极是气闷。
赢绵不愿出征,朝廷另行派遣将领率部前往东海助徐氏父子退敌。然而这内陆将领不熟沿海战情,也只是于事无补。那本初却不断增派精兵强将,沿海防线失守,不能阻挡。宣超防军战事失利,连连后退,一月之内,又丢两城。
朝中为此焦头烂额,只是苦无良策。内阁虽下严令:再退必斩,却也自知是虚张声势,自欺欺人。
萧清婉于后宫收得消息,心中盘算了一番,遂将赢缊召至慈宁宫,见面说道:“如今沿海已连丢四座城池,再这般下去,内陆腹地必受侵袭。虽说本初孤悬海外,粮草军备运送不便,却可于这四座城池之内获得补给。长此以往,国将不保。目下也别无他法,你明日将摄政王请来,哀家同他有话说。”
赢缊圆睁了双目,望着母亲道:“母后莫不是要去央求那厮?!不成,儿子决不答应!”萧清婉向他柔声道:“前番你还痛骂满朝臣子只顾自己,不以大局为重,怎么事到自家身上,也发起执拗脾气来了?”赢缊将头一转,闭口不言。萧清婉又劝道:“先帝的教诲,你全都忘了么?”赢缊这才沉声道:“那旁人便不成么?非要他去才行么?”萧清婉说道:“你不知,咱们宣朝虽也临海,到底是陆地为多,朝中将领多半只善陆战,不识水性。你外祖的意思,是要永绝后患,那便不止收复失地了。本初国内情形,唯有他熟稔,且早年曾与其交战,阅历丰厚不说,至今余威仍在。若要除去这后世之忧,他是不二人选。”
赢缊虽极不情愿,但眼看国土逐渐沦陷,又情知母亲所言有理,无奈之下,只得依从吩咐。
隔日,赢绵便应邀来了慈宁宫。
自从前回二人争闹一场,这赢绵是再不曾踏足慈宁宫,萧清婉亦也不理不睬,就此断了来往。今番相见,为免尴尬,二人皆绝口不提前回之事。
赢绵进得正殿,宾主落座已毕,便开口道:“太后娘娘今次相招,却不知有何见教?”萧清婉见他说的冷淡,亦不在意,只说道:“本初来犯,朝中大将皆不能敌,至今已连丢四座城池。摄政王往年征战本初,战功赫赫,听闻朝中大臣提议摄政王亲自领兵出征,击退贼寇,摄政王却为何不肯呢?”摄政王听闻此言,冷笑道:“原来太后娘娘是来做说客的,本王倒为何要领兵出征?!”萧清婉早料他有此语,淡淡说道:“江山动摇至此,你倒也能坐得住。也罢,事到如今你我之间也不必再打那等哑谜。你自去领兵出征,我许你京中必不出变故。你京中耳目亲信极多,该当不会有什么放心不下。”
赢绵冷笑道:“倘若是别人,我还真没什么顾虑。但如今说这话的人是你,我却不免不多想些。我可不是先帝,任凭你甜言蜜语就糊弄过去了。”萧清婉耳闻此言,却也不恼,只是道:“你既不信,那我便将新近调来的军队遣返回去,再听凭你调遣心腹将领过来,镇守京城。兵部在你把持之内,戍卫皇宫的禁卫军统领亦是你亲信,朝中武将多半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