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来,方才进去睡了。
到屋里躺下,一时又睡不着,屋外起了风,只吹得檐下铁马叮当作响。她心里有事,给听差了,只认作是叩门声响,坐起身来,张口向帐外问道:“什么人敲外头的大门?”青莺在帐外值夜,听问,连忙回道:“是风吹了铁马,并无人来。”萧清婉心里略松了口气,这才重新躺下,挨了一会儿,慢慢睡去。
隔日起来,那贬斥苏氏的圣旨早已响彻六宫,后宫群妃无不讶然。然因苏氏平素为人尖刻,人缘极差,无人追究缘故,众人只幸灾乐祸一番就罢了。
掖庭局的宫人自咸福宫苏氏的住处抄出了许多证物,一道送至御前。
赢烈看了那些物件,果然有她昨日供述中所言的飘花翡翠镯,观其质地水头,绝非一个美人该有的,自己又并未赏过,内侍省记档中也并无后妃赏赐的记录。另有些东西,也如这翡翠镯儿一般,是来路不正的。又有几封书信,打开一瞧,果系林霄的字迹,观其内容,乃为调唆苏氏传抄御前秘事。
赢烈看了一回,并不置可否,只叫人拿了这玉镯去追查来路。
只半日功夫,那黄门内卫便送了消息进来,言称:“奴才等在京城西四街来盛玉器铺查到这对镯子的出处,据店中掌柜讲,乃是上月林府家人在这铺里选去的。因这镯子的料子极好,林家是花了大钱买去的,故而掌柜的还记得。”
赢烈听了这话,只得信了,虽觉自家眼皮底下出了这等事,面上甚是无光,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将苏氏送进掖庭局内审问。
这苏氏陷进此种境地,早已身不由己,腹中那块免死金牌已化作血水。为求活命,只好依着前头皇后所授,把一顶偌大的罪状扣在林霄头上。掖庭局细细盘问了一回,收录了口供,送回御前。
皇帝看过,见其供认不讳,当真是气恼交加,却又无处发泄。然因此事出在御前,苏氏又曾为他专宠,他不欲声张,且苏氏小产之后,又被贬黜,若赶尽杀绝,倒叫六宫心寒,只得将她撵到永巷,囚居起来,也就此轻轻饶过。然而萧清婉却不放心此心腹之患,隔了些日子,便暗使了手段,一副药打发了她。对外只道她为小产之后失了调养之故,永巷那地方终年阴冷,便是好人关进去,没几日也要生出病来,何况一个才小产的妇人,这缘故便也没人不信。况且苏氏已为皇帝厌弃,又是皇后的示意,宫里谁敢多嘴,讨这个不痛快。苏氏就此玉殒香消,无人问津。
再言三司将那赢综收监,立时开堂审问起来。
赢综是个富贵窝里出来的公子哥,在西北已然吃足了苦头,早已把往日那副乖戾脾性消磨的一干二净,且被赢绵收拢了去,便如提线傀儡一般,再无半分自己的主张。如今又上了公堂,一见那些刑具,登时魂飞天外,为免皮肉之苦,不待人问,自家便将赢绵事前教授的话语讲了出来。连同林霄曾与其父赢熙暗里有过几次勾结,送去多少银两,每一笔皆做什么使用,所费多少所余多少,皆讲的清楚明白。提审的三司官员,见他供述与林家抄出的账簿,竟一丝不差,连同林家原先那对不上账目的银两,也都查出了去处。赢绵更早将西北查获的银两、书信账簿等物,皆移交入刑部。经刑部官员验看,那十万银两正是先前朝廷治河丢失的那笔,而书信的笔记,亦系林霄亲笔,那账簿所载也同赢综供述无差。
案子查至此处,已非同一般,竟从贪腐案转成谋逆案。三司官员不敢怠慢,整日整夜无休无眠,将一应人犯的供状并各样证据整理归纳,具表上奏。
隔日上朝,赢烈才在龙椅坐定,底下刑部侍郎便出列陈述此案,进而言道:“据臣等查处,林霄确曾与逆臣赢熙勾结,见有庶人赢综、并西北货栈老板�
到屋里躺下,一时又睡不着,屋外起了风,只吹得檐下铁马叮当作响。她心里有事,给听差了,只认作是叩门声响,坐起身来,张口向帐外问道:“什么人敲外头的大门?”青莺在帐外值夜,听问,连忙回道:“是风吹了铁马,并无人来。”萧清婉心里略松了口气,这才重新躺下,挨了一会儿,慢慢睡去。
隔日起来,那贬斥苏氏的圣旨早已响彻六宫,后宫群妃无不讶然。然因苏氏平素为人尖刻,人缘极差,无人追究缘故,众人只幸灾乐祸一番就罢了。
掖庭局的宫人自咸福宫苏氏的住处抄出了许多证物,一道送至御前。
赢烈看了那些物件,果然有她昨日供述中所言的飘花翡翠镯,观其质地水头,绝非一个美人该有的,自己又并未赏过,内侍省记档中也并无后妃赏赐的记录。另有些东西,也如这翡翠镯儿一般,是来路不正的。又有几封书信,打开一瞧,果系林霄的字迹,观其内容,乃为调唆苏氏传抄御前秘事。
赢烈看了一回,并不置可否,只叫人拿了这玉镯去追查来路。
只半日功夫,那黄门内卫便送了消息进来,言称:“奴才等在京城西四街来盛玉器铺查到这对镯子的出处,据店中掌柜讲,乃是上月林府家人在这铺里选去的。因这镯子的料子极好,林家是花了大钱买去的,故而掌柜的还记得。”
赢烈听了这话,只得信了,虽觉自家眼皮底下出了这等事,面上甚是无光,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将苏氏送进掖庭局内审问。
这苏氏陷进此种境地,早已身不由己,腹中那块免死金牌已化作血水。为求活命,只好依着前头皇后所授,把一顶偌大的罪状扣在林霄头上。掖庭局细细盘问了一回,收录了口供,送回御前。
皇帝看过,见其供认不讳,当真是气恼交加,却又无处发泄。然因此事出在御前,苏氏又曾为他专宠,他不欲声张,且苏氏小产之后,又被贬黜,若赶尽杀绝,倒叫六宫心寒,只得将她撵到永巷,囚居起来,也就此轻轻饶过。然而萧清婉却不放心此心腹之患,隔了些日子,便暗使了手段,一副药打发了她。对外只道她为小产之后失了调养之故,永巷那地方终年阴冷,便是好人关进去,没几日也要生出病来,何况一个才小产的妇人,这缘故便也没人不信。况且苏氏已为皇帝厌弃,又是皇后的示意,宫里谁敢多嘴,讨这个不痛快。苏氏就此玉殒香消,无人问津。
再言三司将那赢综收监,立时开堂审问起来。
赢综是个富贵窝里出来的公子哥,在西北已然吃足了苦头,早已把往日那副乖戾脾性消磨的一干二净,且被赢绵收拢了去,便如提线傀儡一般,再无半分自己的主张。如今又上了公堂,一见那些刑具,登时魂飞天外,为免皮肉之苦,不待人问,自家便将赢绵事前教授的话语讲了出来。连同林霄曾与其父赢熙暗里有过几次勾结,送去多少银两,每一笔皆做什么使用,所费多少所余多少,皆讲的清楚明白。提审的三司官员,见他供述与林家抄出的账簿,竟一丝不差,连同林家原先那对不上账目的银两,也都查出了去处。赢绵更早将西北查获的银两、书信账簿等物,皆移交入刑部。经刑部官员验看,那十万银两正是先前朝廷治河丢失的那笔,而书信的笔记,亦系林霄亲笔,那账簿所载也同赢综供述无差。
案子查至此处,已非同一般,竟从贪腐案转成谋逆案。三司官员不敢怠慢,整日整夜无休无眠,将一应人犯的供状并各样证据整理归纳,具表上奏。
隔日上朝,赢烈才在龙椅坐定,底下刑部侍郎便出列陈述此案,进而言道:“据臣等查处,林霄确曾与逆臣赢熙勾结,见有庶人赢综、并西北货栈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