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香
�仁的二女儿萧清婉。这萧家祖上也是开朝有功之臣,高祖皇帝亲封的爵位,也算是个钟鸣鼎食之家,只是传到萧鼎仁这一辈竟是人丁稀少,膝下只得两个千金。萧夫人秉性贤良,一连为夫娶了六房妾侍,总不见消息,萧鼎仁只好道了句:命该如此,也罢了。便将两个女儿视如掌上明珠,三年前大女儿萧清婳奉诏选入宫中,家里只剩下萧清婉一人,国公夫妇更是爱如珍宝,要一奉十,极少违拗于她。
萧清婉亦是个孝女,父母跟前极是孝顺体贴,一家子三口倒也和和美美。这萧二姑娘长到十五岁上,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今皇帝的二皇子赢绵,二人都正是青春年少情窦初开的年纪,一来二去便都有了意,各自存下一段心事。萧清婉也知这事不由自己,父母跟前又不好直着去说,便选了今日趁着母亲午睡父亲外出未归,悄悄的乘了小轿来这大德寺烧香请愿。
萧清婉走进大殿,见殿上并无几个香客,看着殿上宝相庄严,俯身跪倒在蒲团之上,接过一旁青莺递来的香,深深拜了几拜,默默祝祷了一番,方才起身将香插入炉中。眼看那香青烟直上,青莺拍手笑道:“这是好兆头,小姐的心愿必达天听呢!”萧清婉微微一笑,道:“但愿如此。”青莺往外头望了望,道:“太阳还大着呢,咱们往哪儿去?那起轿夫,老大惫赖,小姐既说了半个时辰后来接,那便是早来一刻也不成的。这会子咱们做什么去?”萧清婉沉吟道:“我依稀记得这寺庙后头有一条小街,幼时随着母亲在那街上吃过酸梅汤,倒是好的,还有几株好桐树,这时节花开的正好呢,我们去瞧瞧。”青莺心里虽焦,但眼见一时半会儿也回不了府,只得随着自家小姐往外走。
主仆二人相携走至萧清婉所说的后街,果然道边栽着好些梧桐树,正是花开时节,一串串紫花悬在树上,像极了府里舞姬日常所穿的绛紫百褶裙。萧清婉眯着眼睛瞧着那些花儿,想着前年在家宴上见了舞娘新做的裙子,自己心里喜欢就问母亲要,母亲却说那是歌姬舞伶穿的,不成体统上不得身,只好丢开了手。
青莺取出手帕擦了擦脸,道:“这儿有这些树,倒是阴凉。前头有个茶铺子,小姐,我们进去坐坐罢?”萧清婉顺声望去,便笑了道:“就是那儿呢,松涛茶苑,它家的梅汤和茶干都是极好的,我们去坐会儿。”说着便迈步进门。
那茶坊的伙计见进来两位穿戴不俗的姑娘,忙忙的上前招呼,青莺说了让寻个僻静处,那伙计便引着二人在一处角落里坐了。二人落座后,萧清婉示意青莺点了两盏梅汤,一叠茶干并些小点便罢了。她许久不曾出府,便觉事事新鲜,不住的拿眼睛四处打量。不多时,店伙便将两人的吃食都送了来,茶坊里又进来几名客人,中有一名锦衣文士,望之如三十许人。萧清婉见这人生的丰神俊朗,气度不凡,且眉目间与赢绵略有肖似,不由多看了几眼,那人似有察觉便也向这边望了过来,她脸上一红便低了头去啜饮梅汤,忽然坊中惊堂木一响,她吃了一惊抬起头来却是说书先生见坊里客人多了,预备说书。今日他说的是一段《拾香记》,讲的是一位大家小姐巧结良缘的故事,萧清婉便听了进去。
那说书的讲的精彩,萧清婉也听得入迷,听到好处,更是轻笑出声,不住的把玩着桌上用以取食茶干的牙签。待一段书说完了,她方才对青莺道:“这又不知是哪个不得志的穷酸书生编出来的故事,侯门深府里,岂有这样的事情!”她一面说着,一面用眼睛扫了堂里一眼,不想却见那锦衣士人正瞧着自己,手里兀自摇着一把洒金折扇。萧清婉便不由红了脸颊,扯了青莺的衣袖,吩咐了几句。青莺点了点头,唤过店小二结了银钱,便扶着萧清婉离了客店。
出了这桩事情,萧清婉便无意闲逛了,由青莺扶着,匆匆往回走。途径一所医馆门前,紧闭的大门忽然开了,一人从里面滚了出来,恰好就滚到了萧清婉脚边。萧�
萧清婉亦是个孝女,父母跟前极是孝顺体贴,一家子三口倒也和和美美。这萧二姑娘长到十五岁上,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今皇帝的二皇子赢绵,二人都正是青春年少情窦初开的年纪,一来二去便都有了意,各自存下一段心事。萧清婉也知这事不由自己,父母跟前又不好直着去说,便选了今日趁着母亲午睡父亲外出未归,悄悄的乘了小轿来这大德寺烧香请愿。
萧清婉走进大殿,见殿上并无几个香客,看着殿上宝相庄严,俯身跪倒在蒲团之上,接过一旁青莺递来的香,深深拜了几拜,默默祝祷了一番,方才起身将香插入炉中。眼看那香青烟直上,青莺拍手笑道:“这是好兆头,小姐的心愿必达天听呢!”萧清婉微微一笑,道:“但愿如此。”青莺往外头望了望,道:“太阳还大着呢,咱们往哪儿去?那起轿夫,老大惫赖,小姐既说了半个时辰后来接,那便是早来一刻也不成的。这会子咱们做什么去?”萧清婉沉吟道:“我依稀记得这寺庙后头有一条小街,幼时随着母亲在那街上吃过酸梅汤,倒是好的,还有几株好桐树,这时节花开的正好呢,我们去瞧瞧。”青莺心里虽焦,但眼见一时半会儿也回不了府,只得随着自家小姐往外走。
主仆二人相携走至萧清婉所说的后街,果然道边栽着好些梧桐树,正是花开时节,一串串紫花悬在树上,像极了府里舞姬日常所穿的绛紫百褶裙。萧清婉眯着眼睛瞧着那些花儿,想着前年在家宴上见了舞娘新做的裙子,自己心里喜欢就问母亲要,母亲却说那是歌姬舞伶穿的,不成体统上不得身,只好丢开了手。
青莺取出手帕擦了擦脸,道:“这儿有这些树,倒是阴凉。前头有个茶铺子,小姐,我们进去坐坐罢?”萧清婉顺声望去,便笑了道:“就是那儿呢,松涛茶苑,它家的梅汤和茶干都是极好的,我们去坐会儿。”说着便迈步进门。
那茶坊的伙计见进来两位穿戴不俗的姑娘,忙忙的上前招呼,青莺说了让寻个僻静处,那伙计便引着二人在一处角落里坐了。二人落座后,萧清婉示意青莺点了两盏梅汤,一叠茶干并些小点便罢了。她许久不曾出府,便觉事事新鲜,不住的拿眼睛四处打量。不多时,店伙便将两人的吃食都送了来,茶坊里又进来几名客人,中有一名锦衣文士,望之如三十许人。萧清婉见这人生的丰神俊朗,气度不凡,且眉目间与赢绵略有肖似,不由多看了几眼,那人似有察觉便也向这边望了过来,她脸上一红便低了头去啜饮梅汤,忽然坊中惊堂木一响,她吃了一惊抬起头来却是说书先生见坊里客人多了,预备说书。今日他说的是一段《拾香记》,讲的是一位大家小姐巧结良缘的故事,萧清婉便听了进去。
那说书的讲的精彩,萧清婉也听得入迷,听到好处,更是轻笑出声,不住的把玩着桌上用以取食茶干的牙签。待一段书说完了,她方才对青莺道:“这又不知是哪个不得志的穷酸书生编出来的故事,侯门深府里,岂有这样的事情!”她一面说着,一面用眼睛扫了堂里一眼,不想却见那锦衣士人正瞧着自己,手里兀自摇着一把洒金折扇。萧清婉便不由红了脸颊,扯了青莺的衣袖,吩咐了几句。青莺点了点头,唤过店小二结了银钱,便扶着萧清婉离了客店。
出了这桩事情,萧清婉便无意闲逛了,由青莺扶着,匆匆往回走。途径一所医馆门前,紧闭的大门忽然开了,一人从里面滚了出来,恰好就滚到了萧清婉脚边。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