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万桦
�阳将落,叶知秋正站在门前,背手踱步,紧锁眉头,似是在等什么人。顶上数只雁过,啼出几分秋意。帝都上下尽染余辉,淡金色的一片。

  不一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带两个家丁奔驰而来。见了叶知秋立时滚下马鞍,“舅舅,我来迟了。容我更衣片刻。”

  叶知秋叹了一声,扶他起来:“晓尘,你又去了哪里玩耍?太师急召,已是要耽误了。”

  那年轻男子一听太师二字,忙问:“是右太师,还是左太师?”

  “是右太师,快先别说了,你舅母已把衣服拿到偏门下人房里,你快去换了罢。”说完自己先上了车。

  一听是右太师,男子脸上一舒,忙应声而去。

  盏茶功夫,车里又钻进来那青年,不等坐稳就拉着叶知秋的衣袖喜孜孜地问:“舅舅,真的是右太师要见我啊?他身体可好些了?”

  “嗯,太师传人命我过去商议太子殿下出使碧海国之事,又说自病了之后许久未见,想见一见你。舅舅知道,你自小起右太师便对你青睐有加,肯亲授你学问。但他终究是当朝太师,等下你切不可失了礼数。”

  晓尘忙垂目称喏,心中却掩不住暗喜。

  晓尘姓苏,父母早亡,母亲临终前将一岁的儿子托给了胞弟,自此便被养在府中。叶知秋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唤叶茵,和苏晓尘一同长大两小无猜,叶知秋对这个外甥视如己出,因此府上皆称公子。

  两人口中的右太师,正是苍梧国的开国元勋的慕云一族的后人----慕云佑。

  叶府偏远,太师府又在皇宫侧近,这一路走来,足足把万桦帝都绕了大半。待到府前已是掌灯时分,下人们正挂起十二盏藁式描金祥云灯,将府门上的六十三颗黄铜门钉映得

  灿灿生辉。

  “拜见太师。”叶知秋深深一揖,身后的苏晓尘也忙着拜下身去。

  慕云佑靠在太师椅上没有起身,显得有些乏力,只伸手示意道:

  “叶尚书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

  慕云佑年四十有七,按理说还未过一个男人最鼎盛的时期,但看上去身体虚弱得像一片枯叶,脸色苍白,眼眶深凹,倒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他望见叶知秋身后的苏晓尘,脸上现出几分喜色,向他招了招手。苏晓尘起初还拘着形儿,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不敢说话,见慕云佑朝他招手,乐得立时忘了叶知秋的嘱咐。他上前几步,单膝跪下,捧住慕云佑的手道:“佑伯伯,孩儿可算见到你了。”

  慕云佑伸手去摸苏晓尘的头,却有些够不到,喃喃道:“你是又长高了……我苍梧子弟的身形大多短小精悍,如尘儿这般伟岸的还真是少见。可谓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啊。”说完脸一沉,又问:“这些日子里功课如何了,可有贪玩只顾着骑马去了?”

  苏晓尘乖巧地把脑袋一缩,说:“孩儿虽然喜爱骑马,但决不敢耽误佑伯伯交代的功课,之前您传给孩儿的《百战策论》已读到下卷,遇上好些疑难的地方想问,舅舅说伯伯需要静养,不得扰了清神,孩儿便只好先窝在肚子里。”

  “哦。是什么疑难,且说来听听?”慕云佑久未与苏晓尘讲经谈略,显得饶有兴趣。

  苏晓尘张口诵道:“孩儿读到‘夫军成於用势,败於谋漏,饥於远输,渴於躬井……’”忽然闻得舅舅叶知秋咳嗽了一声,登时醒悟是不让他再念的意思,于是看看叶知秋,又看看慕云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