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漫长一夜(3)
��少,经常申请将第132机步旅拉到云南和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中进行长时间的训练,确保这支部队能够胜任热带雨林作战的任务。

  第132机步旅作为专业的热带雨林战斗部队来建设,它的预设战场显然不是台湾岛,不过台海之战准备时间短,为了避免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引起台湾当局的警惕,第132机步旅也被作为了登台作战的主力部队,跟随着第163机步旅一起在台东县登陆,参与中国最后一个省的解放战争。

  面对着独自进攻宜兰县的任务,伍启林大校兴奋地同时有些紧张,为了确保稳妥,伍启林大校选择了沿着苏花公路正面推进,对于苏花公路沿线险要的地形,战斗开始前就分析了陆战队和空降兵战斗详情的伍启林不认为需要忙着保卫台北市的宜兰县台军会在苏花公路沿线设伏阻击。过于谨慎和轻敌,让第132机步旅成为了大陆军队登陆上岸以后,第一支战斗进展不顺利的部队。

  看着机步一营传来的战斗汇报和军长发来的质问电报,伍启林大校自责的同时开始调整部署。

  “侦察营立即离开公路,攀上悬崖,沿着公路左侧山岭徒步攻击前进,及时协助机步一营拔掉台军的阻击点。无人机分队,再发射两架小型无人机,沿着公路和公路右侧的海岸线飞行,搜寻台军,无人机基站将敌情信息第一时间通报给炮兵营,由炮兵营摧毁所有可疑目标,告诉炮兵营不要顾忌会炸塌了公路,放开了打。”

  伍启林大校接连下达了两道命令,目光依旧盯着装甲指挥车内的电子地图,对着参谋道:“机步三营附近有无可以登山的位置?”

  苏花公路清水断崖路段,一侧是悬崖和大海,另一侧是山岭的峭壁,现在第132机步旅想要进入左侧的山岭中都有些难度,伍启林可以下令轻装的侦察兵利用攀岩器材直接攀上山岭行军,却不能让一个营的普通步兵也攀岩上山。

  “三营前方700米处就有一段略微平缓的地形可以上山,之前机步一营就在这里遭到过台军的阻击,损失了一辆15式轻型坦克。”作战参谋开口回答道。

  “三营的步兵脱离步战车,由三营长亲自带队,跟随在侦察营后面徒步前进。我们热带雨林部队的战场上本来就是没有公路的。”伍启林大校再次下令道。

  原本由机步一营、侦察营、机步二营、机步四营和炮兵营组成的攻击部队一下子脱离了两个营,炮兵营也暂停了前进,在公路上展开了绵延近两公里的射击阵地,二十七门07a式122毫米自行*炮仰起炮管,做好了随时开火的准备。进攻部队原本绵延了五六公里的行进队列一下子缩短了大半,原先的一线平推也随着侦察营就位,变成了并行的两支部队同时推进。

  机步一营营长也在思考着应对之策,打扫战场的时候一营长带着参谋勘察了台军的阵地和台军遗留下来的尸体、装备,已经弄清了台军的身份和装备情况,针对台军第153步兵旅缺乏夜视器材,机步一营将行驶起来噪音较小的猛士高机动车派到了队伍的前面,由营属侦察排的侦察兵们操纵着安装在武器基座上的大功率热成像仪搜寻台军的踪迹。

  改变了策略的第132机步旅再次开始前进,台军果然是依靠战车发动机的声响来判断大陆军队是否已经逼近的,作为新训旅,台军第153步兵旅装备的夜视器材少的可怜,尤其是战争突然爆发,许多平时储备在仓库中的装备因为台军高层指挥机关的混乱迟迟未能下发下来,不光是夜视器材,便携式*、单兵火箭筒等装备都没有下发到位,就连第153步兵旅所属炮兵部队的弹药都还是使用的营区仓库中的库存,虽然这些火炮在战斗中的作用很是有限。

  台军一个排在公路的一个小拐角处设立的阻击点还未发现中国军队,前方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