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包玉刚
��中华兄弟机械公司’、‘中华兄弟橡胶公司’、‘中华兄弟塑料公司’和‘中华兄弟包装公司’等六家子公司,主营电子原器件、蓄电池、干电池、机械车辆零部件、轮胎和塑料配件及日用塑料制品等产品。

  六位大神为体现对南洋兄弟集团的敬意,在给三级公司取名时,借鉴南洋兄弟的名称,只把‘南洋’换成了‘中华’,与南洋兄弟集团既有所区别,又有所传承和联系,不过这样命名的公司更响亮,所以林丽和崔有为也为此叫好。

  中国人好内斗,又喜欢拉帮结伙,不过貌似拉帮结伙也是为了汇集足够的力量以便在内斗中获得优势。

  七十年代之前,香港商界也是帮派林立,各派内部相互帮衬,派与派之间则相互提防、相互勾心斗角,直到七十年代中末期这种局面才被同为香港顶级富豪的李嘉诚、包玉刚所打破,二者之间的合作被誉为‘香港商业史上最经典的商战案例之一’。

  当时有世界船王之称的浙商代表包玉刚开始从海洋走向陆地,盯上了英国怡和集团所控制的九龙仓,而粤商的领军人物李嘉诚看上了同属于英资集团的和记黄埔,两个华人富豪秉去前嫌,达成了针对英国资本集团的攻守同盟,向当时在香港有着垄断地位的英国资本集团发起了冲击。

  在李嘉诚的协作下,包玉刚在数日之内动用数以十亿计的现金,收购了老牌英资机构九龙仓的大部分股票,出任九龙仓董事会主席,从而成功着陆。而李嘉诚在收购英资集团的和记黄埔时也获得包氏的帮助。

  李嘉诚、包玉刚的合作不仅打破了英资集团在香港的垄断地位,香港商帮之间也自此开始摒弃宗亲和地域界限,走向合作道路。

  不过1962年粤商帮和浙商帮还是水火不容,两大商帮各有各的行业,各有各的地盘,相互无交集,生意场上相互更无往来。

  浙商帮搞‘水电’,即水运和电影,比如新船王包玉刚、老船王董浩云、电影大王邵逸夫、影院大王邱德根都是宁波帮的代表人物。

  粤商帮则玩‘土金’,即地产和金行、金融,比如:今天来捧林丽夫妇场的李嘉诚、郑裕彤、郭德胜、李兆基、冯景禧等都是经营‘土金’的行家。

  按说这个时代的包玉刚是不会与李嘉诚等粤商为伍的,只是应林丽的要求,郑裕彤投其所好,在给包玉刚的请柬里放了几张万吨轮的照片,才把包玉刚勾引来了。

  不过同粤商在一起的时候包玉刚始终保持着沉默,也没有加入准备新成立的公司,这样打算拉近两大商帮关系的林、崔二人大为遗憾。

  “林老板、崔老板!我想您与我的合作应该是它们吧?”一上午林丽都与李嘉诚等粤商谈合作项目,包玉刚自然知道林丽不会平白无故把他请来,等崔有为把李嘉诚等送出贵宾室,包玉刚便掏出万吨轮的照片直问相陪的林丽。

  “包先生目光如炬,让我佩服!”跟聪明人交往就是省事,林丽非常满意,于是笑道:“既然包先生有先见之明,我也就不再卖关子了,我们南洋兄弟集团想入股您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不知包先生意下如何?”

  包玉刚放下手中的照片,认真地看着林丽的眼睛,然后说道:“如果你们以照片中的商船入股,可以考虑,不知南洋兄弟集团有多少照片中的商船?有什么条件?”

  林丽不回避包玉刚的眼神,也没有回答包玉刚的问题,而是自顾自的提出自己的条件:“我们想拥有环球航运集团的51%以上的股份,不知需要多少艘照片中的12123吨的多功能集装箱船和5000吨至8000吨级的散货船、杂货船、多功能集装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