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参考史料
p;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amp;#8226;共amp;#8226;产amp;#8226;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8月下旬改编为八路军,迅速出师山西抗日前线。与此同时,中国amp;#8226;共amp;#8226;产amp;#8226;党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等先行入晋,与统治山西的gmd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协商联合抗日的有关问题。此时,日本侵略军已长驱入晋,阎锡山颇想倚重八路军,因此,双方迅速达成了八路军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战术打击日军、配合友军的协议。
9月下旬,八路军出发时分赴各地的主要领导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等汇集一起。9月21日,中amp;#8226;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召开会议,讨论山西战局和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彭德怀在会上说明了通报了友军要求侧击进攻平型关之敌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据此,八路军总部制定了作战训令。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向一一五师下达了“一一五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的命令。与此同时,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先遣部队风雨兼程于9月下旬###到平型关附近。跟随先头部队推进的林彪,在到达平型关附近后,根据对地形的勘察和对敌情的分析,也向八路军总部和中amp;#8226;共中央军委、毛amp;#8226;泽amp;#8226;东提出了集中兵力打一仗的建议。
平型关战斗,是由林彪具体指挥的。在平型关战斗中,林彪几次踏勘平型关的地形,选择了日军必经之路而又非常适宜进行伏击战斗的战场,制定了以两个团截击和分割行进中的敌人,以1个团断敌退路,一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敌人增援部队,以1个团为预备队的作战部署,在现场机动指挥战斗的进行。作战中,他突破了原先提出的动用1个旅的计划,实际是使用了全师的兵力,这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的变更,也反映了他希望大打一仗、获得重大战果的心理。随机应变,是军事指挥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应该是允许的,而这一变更对平型关战斗的胜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总之,平型关战斗的胜利,是中央军委总部署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的结果,与林彪的指挥也是分不开的。
如前所述,平型关战斗虽是在阎锡山计划的作战方案框架下进行的,但是八路军独立进行的。以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gmd的正面作战,是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朱德就提出来的,而八路军实行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则是这个协议的基本内容。平型关战斗,八路军信守了这个原则。平型关战斗的计划、部署,使用的兵力和战斗的进行,都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承担的,战斗过程中,没有gmd军队参战,也没有gmd军队对日军的牵制。本来是应该有gmd军队配合的,但当八路军在平型关打响后,却没有给予配合。一一五师曾数次派人与附近的gmd军队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按照与gmd军队的约定,八路军一一五师参战部队立即向平型关正面的东跑池日军逼进,并在当日黄昏抢占了东跑池周围的高地,将日军包围在东跑池一带的盆地。但是gmd军队却没有按照计划出击。时任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的杨得志回忆说:按照预定计划,gmd军应和我们同时出击,在我们消灭公路上的敌人以后,转向东跑池,配合他们全歼垣师团。不料想,我们和兄弟团队跑到东跑池包围了敌人,却不见一个gmd兵的影子,原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出击。gmd军队的怠战,使该地的日军未能被歼,平型关战斗的战果未能得到扩大。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平型关战斗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amp;#8226;共amp;#8226;产amp;#8226;党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影响深远,平型关战斗消灭日军1000多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不是大仗,但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第一,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战绩。其时,南线的淞沪会战一�
9月下旬,八路军出发时分赴各地的主要领导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等汇集一起。9月21日,中amp;#8226;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召开会议,讨论山西战局和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彭德怀在会上说明了通报了友军要求侧击进攻平型关之敌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据此,八路军总部制定了作战训令。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向一一五师下达了“一一五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的命令。与此同时,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先遣部队风雨兼程于9月下旬###到平型关附近。跟随先头部队推进的林彪,在到达平型关附近后,根据对地形的勘察和对敌情的分析,也向八路军总部和中amp;#8226;共中央军委、毛amp;#8226;泽amp;#8226;东提出了集中兵力打一仗的建议。
平型关战斗,是由林彪具体指挥的。在平型关战斗中,林彪几次踏勘平型关的地形,选择了日军必经之路而又非常适宜进行伏击战斗的战场,制定了以两个团截击和分割行进中的敌人,以1个团断敌退路,一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敌人增援部队,以1个团为预备队的作战部署,在现场机动指挥战斗的进行。作战中,他突破了原先提出的动用1个旅的计划,实际是使用了全师的兵力,这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的变更,也反映了他希望大打一仗、获得重大战果的心理。随机应变,是军事指挥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应该是允许的,而这一变更对平型关战斗的胜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总之,平型关战斗的胜利,是中央军委总部署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的结果,与林彪的指挥也是分不开的。
如前所述,平型关战斗虽是在阎锡山计划的作战方案框架下进行的,但是八路军独立进行的。以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gmd的正面作战,是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朱德就提出来的,而八路军实行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则是这个协议的基本内容。平型关战斗,八路军信守了这个原则。平型关战斗的计划、部署,使用的兵力和战斗的进行,都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承担的,战斗过程中,没有gmd军队参战,也没有gmd军队对日军的牵制。本来是应该有gmd军队配合的,但当八路军在平型关打响后,却没有给予配合。一一五师曾数次派人与附近的gmd军队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按照与gmd军队的约定,八路军一一五师参战部队立即向平型关正面的东跑池日军逼进,并在当日黄昏抢占了东跑池周围的高地,将日军包围在东跑池一带的盆地。但是gmd军队却没有按照计划出击。时任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的杨得志回忆说:按照预定计划,gmd军应和我们同时出击,在我们消灭公路上的敌人以后,转向东跑池,配合他们全歼垣师团。不料想,我们和兄弟团队跑到东跑池包围了敌人,却不见一个gmd兵的影子,原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出击。gmd军队的怠战,使该地的日军未能被歼,平型关战斗的战果未能得到扩大。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平型关战斗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amp;#8226;共amp;#8226;产amp;#8226;党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影响深远,平型关战斗消灭日军1000多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不是大仗,但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第一,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战绩。其时,南线的淞沪会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