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风暴来临
�一个亲朋好友不是士绅?

  这里本就是保守派的大本营,以黄淮为首,此时终于下定了决心。

  黄淮为首的一批人已经没有选择了,此时他们若是再不做声,不免被士林和士绅们失望,此等孚民望之举,若是错过,将来可是有人要骂娘的。

  更不必说,那些联名之人中有不少都是黄淮的江西同乡、亲戚、同族,大家本来就是休戚与共,血浓于水。

  黄淮上书,痛斥通商之策。

  随即,大臣们纷纷跟进,一场浩大的反攻倒算已经迫在眉睫。

  朱高燧此时看着这些沉甸甸的奏书,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谁都没有选择了。

  若是不准,必定要人心丧失,陈党和商贾们都站在郝家一边,朱高燧既然拉拢不到,那么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拉拢住这些士绅。

  这天下终究还是士绅的,终究还是这些人推动着历史,历朝历代可以没有商贾,但是绝不能没有士绅。

  此时,在暖阁里,一些重要的大臣纷纷齐聚于此,朱高燧穿着一件常服,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并不轻松。

  黄淮这时候正在发表自己的观点:“陛下,此事已经刻不容缓,郝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那些个商贾,与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陛下的根基在士绅,在读书人,如今士绅和读书人心怀不满,其中最大的根由,就在永乐年的谅山重商之政,先帝误信了郝家这等奸臣贼子,这才有今日之祸,还请陛下能够痛定思痛,立即废止谅山商策,下令各府各县,绝禁与谅山商贸,如此,方能平息民愤,与民休息,陛下圣明,还请陛下三思。”

  从一大清早直到现在,黄淮絮絮叨叨,已经说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早已口舌干了,而朱高燧连连点头,似乎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他沉吟了老半晌,才问:“绝禁商贸,断绝往来,不错,早该如此了,这些年让他们趴在咱们大明身上吸了这么多血,朕若是再放纵下去,岂不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黄卿方才所言都很有道理,就这么办,火速传朕旨意,咸使闻之,让天下人都知道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所忧的便是朕所忧的,他们所想便是朕之所想,此事刻不容缓,朕不能再蛇鼠两端,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听了朱高燧的表态,在场诸人都不禁露出喜色。

  这一次算是理学的一次压倒性的胜利,当年的时候,永乐皇帝借工商来压士绅,借陈学来制衡理学,让士大夫阶层结连挫败,而这也就成就了谅山,成就了郝家,而现如今总算即将要拨云见日,又怎能不让人觉得痛快。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旦绝禁了与谅山的商贸,谅山那些商贾,怕都要悉数破产,这岂不是一桩大大的好事?

  许多人看向黄淮的眼睛已经大大不同了,当年解缙不曾做到的事,到了这位黄首辅手里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促成,黄首辅不但是自己人,而且显然比之解缙要技高一筹,更重要的是,黄淮自此之后,风头怕要盖过任何人了,两京十三省的‘良善’士绅,怕都要对他感激涕零。

  而至于天子,也显出了他的圣明之处,所有人对这位新天子的疑虑都一扫而空。

  若是将来这位天子大行,士大夫若是商议这位天子是谥号,少不得得添个仁字,最少也该叫明仁宗。

  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天子既然准允,内阁自然连夜拟诏,旋即诏书颁布,这份诏书可谓是蓄谋已久,翰林院那儿,怕是早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