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   濮阳想透其中关节,满目惊喜,卫秀微微一笑:“怎能让殿下屈身去求他们?该是他们来请殿下庇护才是。”

  本是再正经不过的事,听到卫秀此话,濮阳禁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再看向卫秀的目光中,便满是温情。

  卫秀也是一笑,知如此便是打消殿下疑虑了,她暗暗松了口气。她与殿下不知还有多少路要同行,她们之间,不能留下嫌隙。

  卫秀所言,并非是诓濮阳的。

  她所描绘,在代王府上,便得到了实现。

  行宴间遇上舅父。舅父向濮阳询问,家中欲得青州刺史一位,不知目下情形,可能如愿。

  王氏满门清贵,若是一六七品的小官,稍加活动便可,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刺史已是三品高官,且在地方,极易干出政绩来升迁。此番青州刺史出缺,朝中盯着此位的人,不知凡几。王氏未必能如愿。

  濮阳与外家相处和睦,王氏是什么情形,她也都知晓。如今外祖父为丞相,乃百官之首,舅父为羽林中郎将,位高权重,深得陛下信重。族中还有两位刺史,三位郡守,京中五六品的,也有几个,如此情势,已称得上树大招风。若再绞尽脑汁地争一刺史,使人旁人眼红不说,陛下也不高兴。

  如此,只怕这刺史不是为自家人求的。

  濮阳便问:“不知是为何人谋此缺?”

  王鲧见她立即就看出其中关窍,不由一笑:“是陈郡郡守,他在任上已有八年,资历已攒够了,青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好地,此番刺史出缺,他便动了心思。”

  此时众人还未入席,男男女女,皆聚在花厅中,各自交谈,也无人注意他们。

  王鲧看了眼濮阳,眼中显露出慈爱来:“他本是欲登你门,奈何与你素无往来,不好贸然拜见。他那连襟与王氏有些关系,便弯弯绕绕地托上门来,你若愿一见,阿舅便做这中人。”

  王鲧一如既往地爱护濮阳,虽知濮阳对朝局洞若观火,仍是提醒她道:“陈郡本是大郡,豪强郡望不少,他能在那稳稳妥妥地做上八年,可见很有能耐。”

  有能耐的人,缺的只是机会。若不是濮阳,也会是旁人,此次不成,也会是下回,总有晋身之法。不如干脆便接了他投靠。濮阳听懂王鲧暗示,笑道:“那便劳烦阿舅。阿舅哪日得空,七娘扫榻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