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话音一落,血溅城头。
浓郁的血雾弥漫,仿佛连濮阳的瞳仁都染上了卫秀的鲜血,那血是滚烫的,再过不了多久,便会随着她的生命逝去而冷却。
濮阳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一声绝望的嘶吼堵在喉咙,她忘了这只是一场梦,在剑割断先生颈项的那一刻,天空仿佛阴沉沉地压下来,她只觉得她的魂魄都要随着先生这一剑破散,她拼命地想要惊叫。
“殿下,殿下!”耳边传来轻柔而焦急的叫唤。
濮阳猛然睁眼,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瞪着前方。
“殿下可是魇着了?”
濮阳僵硬地扭头,看向这发出声音的人。
是她的侍女。
她醒过来了。
那是一场梦。
悬起的心终于回落,濮阳无力地舒出口气,从睡梦中醒来的身体又渐渐鲜活起来,她满怀庆幸。那梦逼真极了,她像是旁观者,又像参与其中。先生自刎,那血就像溅在了她脸上。她一面示意殿中侍女皆退下,一面下意识地反手抚摸脸庞,结果,触手湿润,都是泪水。
濮阳只觉遍体生寒。
隔日便是初一,皇帝甩诸王、大臣往圜丘祭天,濮阳便无事在府中。
她令人去盯着东海郡王府,又计划安排人进去,将萧德文盯紧了。
此事并不大费力,谁能想到皇长孙一丧父的九岁郡王便有人顾忌,府中防范定不会太过森严。濮阳这大半年也收拢了不少人,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且她还记得萧德文身边那几个得用的内侍,也可试探着接触一二。
这一事花了她大半日功夫,从昨夜那梦醒来,濮阳便不安心,到此时仍是堵闷得慌。
梦中所见,应当是上一世她死之后的情势。
先生昨夜所言,与梦中情景相合。全然是言行一致的。濮阳从邙山上见到卫秀起,便知她就是十二年后的那位卫先生。但却从未如此时,那么鲜明深刻地感受到,她与十二年后的她,是同一人。
但濮阳却莫名的不是滋味起来,当时听闻先生说,会入黄泉,与她相伴,她触动不已,颇觉得甜蜜,兴许先生对她,也不是全然无意。不然,为何许下生死相随之诺
可当真在梦中见先生挥剑自刎,她又觉得,她一人在下面也无妨,何必误先生性命。
这么一想,濮阳就想见卫秀,以前觉得喜欢,先生对她无心,她固羞恼生气,也能暂按下私情,将大业放在前面,徐徐图之,但经这一梦,濮阳就对卫秀有了势在必得之心。
与此同时,濮阳的心中就像有万千蚂蚁齐挠一般,她想知道先生为何要为她做到那等地步?饮鸩前来相救,迟了一步,已尽到心意,她也从没有怪过她来迟一步,毕竟她们分属不同阵营。可后面她为何投赵?可是因为她所写手书,是送去赵地的?又为何在大仇得报后自尽?她最后一句所言的殿下可是指她?
上一世,先生也确实常称她殿下,早一步,说的似乎也确是她饮鸩之事。
但她们那时并没有多少往来,更没有今生的主从之份。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有什么她未曾留意?
濮阳她偏生又急于求解,可这些疑问,皆无处可解。
快步到小院,结果卫秀不在,院中仆役上前回�
浓郁的血雾弥漫,仿佛连濮阳的瞳仁都染上了卫秀的鲜血,那血是滚烫的,再过不了多久,便会随着她的生命逝去而冷却。
濮阳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一声绝望的嘶吼堵在喉咙,她忘了这只是一场梦,在剑割断先生颈项的那一刻,天空仿佛阴沉沉地压下来,她只觉得她的魂魄都要随着先生这一剑破散,她拼命地想要惊叫。
“殿下,殿下!”耳边传来轻柔而焦急的叫唤。
濮阳猛然睁眼,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瞪着前方。
“殿下可是魇着了?”
濮阳僵硬地扭头,看向这发出声音的人。
是她的侍女。
她醒过来了。
那是一场梦。
悬起的心终于回落,濮阳无力地舒出口气,从睡梦中醒来的身体又渐渐鲜活起来,她满怀庆幸。那梦逼真极了,她像是旁观者,又像参与其中。先生自刎,那血就像溅在了她脸上。她一面示意殿中侍女皆退下,一面下意识地反手抚摸脸庞,结果,触手湿润,都是泪水。
濮阳只觉遍体生寒。
隔日便是初一,皇帝甩诸王、大臣往圜丘祭天,濮阳便无事在府中。
她令人去盯着东海郡王府,又计划安排人进去,将萧德文盯紧了。
此事并不大费力,谁能想到皇长孙一丧父的九岁郡王便有人顾忌,府中防范定不会太过森严。濮阳这大半年也收拢了不少人,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且她还记得萧德文身边那几个得用的内侍,也可试探着接触一二。
这一事花了她大半日功夫,从昨夜那梦醒来,濮阳便不安心,到此时仍是堵闷得慌。
梦中所见,应当是上一世她死之后的情势。
先生昨夜所言,与梦中情景相合。全然是言行一致的。濮阳从邙山上见到卫秀起,便知她就是十二年后的那位卫先生。但却从未如此时,那么鲜明深刻地感受到,她与十二年后的她,是同一人。
但濮阳却莫名的不是滋味起来,当时听闻先生说,会入黄泉,与她相伴,她触动不已,颇觉得甜蜜,兴许先生对她,也不是全然无意。不然,为何许下生死相随之诺
可当真在梦中见先生挥剑自刎,她又觉得,她一人在下面也无妨,何必误先生性命。
这么一想,濮阳就想见卫秀,以前觉得喜欢,先生对她无心,她固羞恼生气,也能暂按下私情,将大业放在前面,徐徐图之,但经这一梦,濮阳就对卫秀有了势在必得之心。
与此同时,濮阳的心中就像有万千蚂蚁齐挠一般,她想知道先生为何要为她做到那等地步?饮鸩前来相救,迟了一步,已尽到心意,她也从没有怪过她来迟一步,毕竟她们分属不同阵营。可后面她为何投赵?可是因为她所写手书,是送去赵地的?又为何在大仇得报后自尽?她最后一句所言的殿下可是指她?
上一世,先生也确实常称她殿下,早一步,说的似乎也确是她饮鸩之事。
但她们那时并没有多少往来,更没有今生的主从之份。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有什么她未曾留意?
濮阳她偏生又急于求解,可这些疑问,皆无处可解。
快步到小院,结果卫秀不在,院中仆役上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