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尽的枫叶堆积,已成了厚厚的一层。真是安静祥和的地方。

  枫叶飘落,随意自然,如流水,如远山,贴合着世间大道,就如百年不变。卫秀眼中渐渐涌现怀念之色,濮阳心头一紧,她将手搭在卫秀肩上,掌下的身躯轻微一颤,似是受了惊吓。

  卫秀转头来,一笑,像是回应她的亲近,也似乎她纯粹只是因濮阳突然的动作而受惊吓。

  宁静安详之地,若是单纯赏景该有多好?濮阳真不愿再试,可她做不到放着这怀疑、这疙瘩在心里。

  缓缓踱步向前,濮阳回头,开始将她的圈套布下:“先生可知此处原为何人所居?”

  卫秀道:“昨日入门经前院,只见各处井然,房舍众多,并不像是公主府的仪制,可见是原来便在的。能有这般规制,当属三公三司之列。”三公三司皆有开府之权。

  濮阳笑道:“不错,此处是前大将军徐鸾之府。你可知徐鸾?”

  “三年前谋逆伏诛,圣上大怒,下诏夷三族,男子之中尚在襁褓的婴儿都没有放过,女眷尚算幸运,在各处姻亲求情之下,只充没掖庭为奴。纵是如此,徐氏也在一夕之间,土崩瓦解。”

  她了解得十分清楚。

  濮阳又问:“先生何以知道得如此详尽?”

  卫秀道:“这是当年的大案,殿下现在出门去问,多半都能说上一点。我虽在山中,也不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滴水不漏的说辞,濮阳寻不出破绽来,卫秀却问:“这与殿下有什么关系?”

  “宫中要放一些宫人出来,又逢皇太后谭祭,圣上欲为皇太后积德,犯官家眷亦在所赦之列,只是名额不多,故而,徐氏有几家未受波及的姻亲,便求上门来了。”前半句是真,至于徐氏姻亲求上门,便是假了。

  倘若卫秀真是徐家后人,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那里面兴许还有她的母亲,她的姊妹,所有与她血脉相连的人,有此良机,她定会设法营救她们。

  濮阳说罢,望着卫秀,故作为难地叹了口气:“谋逆大罪,又才过去三年,谁知阿爹是否还记在心上,我不愿淌这趟浑水,只是听他们苦苦哀求,也着实不忍心。”

  卫秀扣了下扶手,身子僵了一下,但很快,她就克制住了,正色道:“请殿下稍候,回屋再详细言之。”

  濮阳看着她身后乌黑的发丝,莫名地难过,她如此郑重紧张,果然是在意的。再联想起她在枫林中的那一抹怀念,濮阳的心直坠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