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br />
“小打小闹而已,总要经那么几场,他们才肯死心的。”皇帝冷冷道。他说罢,便将那道摊在御案上的奏疏拿起来,递给濮阳,令她看:“这还是六郎发现的端倪,你看看。”
把朝政,乃至事关国运的朝政,拿来与濮阳讲,皇帝没有一点避讳。这便是身为公主的可悲,也是身为公主的优势了。一来,皇帝信任濮阳,这几乎是从濮阳小时候起,就根深蒂固的习惯;二来,公主能做什么?夺皇位么?古来也不是没有得势的公主,可再如何得势,也得倚仗圣上。
皇帝既将奏疏与她看,濮阳自不推脱,看了一遍,原来是几位将官谋复辟,欲重迎汝南王为帝。
萧家的皇位是从周室夺来的,与周帝而言,萧氏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但谁家能当真千秋万代?总有消亡的一日。大魏现下气盛,可过上数百年,难保不会成为历史。论到底成王败寇罢了。就从此处着眼,濮阳并不认为自家夺了汝南王的皇位有什么不妥。一个*的朝廷,总会有人取而代之,不是萧,也会是赵,是王,是郑,是天底下任何一家。
何况濮阳姓萧,她出生的时候,皇帝就已经是皇帝了,自然就倾向萧家。
看完奏疏,濮阳便将奏疏合了起来,悠然道:“小事而已,阿爹何必为此动气?”她说罢,将奏疏放回案上,乖巧地上前为皇帝捏起肩膀,“生气气坏的是自己的身子,不值当。”
皇帝让她逗笑:“你说得对,只是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濮阳一想:“灭了这几名将官倒不难,只是,治标不治本。”
说来说去,还是人心。有那几人在,有汝南王活着,就免不了人心浮动。皇帝何尝不知,他问:“你以为,当如何?”
濮阳想了想,笑道:“那些名士不是清高自傲,自诩周臣?就让他们入朝为官。”
皇帝听罢,抚掌道:“大善!”
让这些周室最忠贞的名士,来为新朝歌功颂德,这便是新朝德政的证明,
“小打小闹而已,总要经那么几场,他们才肯死心的。”皇帝冷冷道。他说罢,便将那道摊在御案上的奏疏拿起来,递给濮阳,令她看:“这还是六郎发现的端倪,你看看。”
把朝政,乃至事关国运的朝政,拿来与濮阳讲,皇帝没有一点避讳。这便是身为公主的可悲,也是身为公主的优势了。一来,皇帝信任濮阳,这几乎是从濮阳小时候起,就根深蒂固的习惯;二来,公主能做什么?夺皇位么?古来也不是没有得势的公主,可再如何得势,也得倚仗圣上。
皇帝既将奏疏与她看,濮阳自不推脱,看了一遍,原来是几位将官谋复辟,欲重迎汝南王为帝。
萧家的皇位是从周室夺来的,与周帝而言,萧氏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但谁家能当真千秋万代?总有消亡的一日。大魏现下气盛,可过上数百年,难保不会成为历史。论到底成王败寇罢了。就从此处着眼,濮阳并不认为自家夺了汝南王的皇位有什么不妥。一个*的朝廷,总会有人取而代之,不是萧,也会是赵,是王,是郑,是天底下任何一家。
何况濮阳姓萧,她出生的时候,皇帝就已经是皇帝了,自然就倾向萧家。
看完奏疏,濮阳便将奏疏合了起来,悠然道:“小事而已,阿爹何必为此动气?”她说罢,将奏疏放回案上,乖巧地上前为皇帝捏起肩膀,“生气气坏的是自己的身子,不值当。”
皇帝让她逗笑:“你说得对,只是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濮阳一想:“灭了这几名将官倒不难,只是,治标不治本。”
说来说去,还是人心。有那几人在,有汝南王活着,就免不了人心浮动。皇帝何尝不知,他问:“你以为,当如何?”
濮阳想了想,笑道:“那些名士不是清高自傲,自诩周臣?就让他们入朝为官。”
皇帝听罢,抚掌道:“大善!”
让这些周室最忠贞的名士,来为新朝歌功颂德,这便是新朝德政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