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了歉意,也是把话题重新衔接起来的意思。

  “确实是我放肆了,还要谢过殿下不罪之恩。”卫秀淡然答道。

  两个心知肚明的人对着彼此打起心知肚明的哑谜来。

  濮阳继续道:“只是有一点却是紧要,先生以为接下去,我当如何行事?”

  她说完,不等卫秀开口,行了一个郑重的大礼:“望先生教我,万勿推辞!”

  她身姿压得极低,诚心可见一斑。卫秀不说话,她就不直身,也不再出声,就这样等着。

  而事实,卫秀是不可能拒绝的,方才室中那一番话,堪称通透,她刺到了濮阳的野心,濮阳也看到了她的大胆。

  屋檐外雨势更急,噼噼啪啪地打下来,自屋前地砖溅起的水珠,落在地板上,打湿了地板,便如一块块阴影在侵入。

  卫秀看着濮阳,殿下如此诚心,如此恭敬,但她心中却是透亮,若是她再度拒绝,恐怕,活不过今夜,连带这草庐,都会随一把火,化作灰烬。

  雨又下了一阵,一歇,濮阳便立即踏上返程之路,临行前,她笑与卫秀道:“待我京中事一定,便亲来接先生。”

  她笑意明丽畅快,眉宇之间,隐藏着得偿所愿的欢快。

  卫秀送她到草庐外,道:“殿下一路好走。”

  濮阳深深看了她一眼,便大步离去。

  她一走,这偌大的草庐似乎一下子空了下来。仿佛此处的欢声笑语,要依靠她来托起。这种感觉,让卫秀十分不适,她回到室中,见几上那一匣子,便顺手取了过来,打开,只见匣内铺着一层厚厚软软的里衬,里衬托着一管白玉箫。

  只一眼,便可看出玉箫成色乃极品,兼之精良做工,堪称传世之品。

  卫秀单手去取,手指刚一碰到玉箫,便觉指腹生凉,又有一股温润细腻的触觉。她拿了起来,置于唇边吹奏。

  音色圆润,毫无凝滞,果然好物。

  濮阳猜对了,若只是对这管箫,卫秀确实喜欢。

  侍女走了进来,对她行了一礼,见她手中的箫,无需多想便知是何人所赠。她笑道:“几月前,郎君便准备远游,见过公主后,却耽搁了行程。”

  连出行的行囊都收拾好了,不想竟耽搁数月未能成行。

  “郎君可要另定行期?”侍女又问。

  卫秀小心地将玉箫放回到那匣子里,然后合上,拿在自己手中,预备自己亲手去放起来。闻侍女此言,她低声道:“不去了,机会难得,再过一阵,你便随我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