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谋局初显!
  “好说。”耿三友笑着摆摆手,突地凝目,“兰大人,你道这良策是何人所想?”

  兰子安一愣,“何人?”

  耿三友哈哈一笑,“定安侯,陈大牛。”

  “什么?”兰子安抿紧了嘴。

  耿三友看穿他心里的怀疑,朗声笑道,“我与定安侯是兄弟,这一点,想必兰大人知晓。以前我在与他讨论兵法之时,曾经感慨过,普天之下,何人能制住晋王铁蹄,何人又能挡住晋王挥师?那个时候,定安侯便道,想要制晋王,唯有一拖,方可试试。我先前那些话,便是出自定安侯之口。”

  兰子安恍然大悟。

  几乎突然的,他就明白了赵绵泽为何要一心孤行的启用耿三友。试想一下,臣工们能想到的东西,赵绵泽自然也想得到,可臣工们想不到的,他也已经想到了。

  若论南晏武将,除了赵樽,当数陈大牛最为厉害。

  不仅如此,陈大牛还非常了解赵樽。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了解”二字,有时比多出千军万马还要管用——而“了解”二字,也可以嫁接到耿三友身上。

  耿三友了解陈大牛,正如陈大牛了解赵樽。

  “呵,有意思。”兰子安淡淡一笑,起身为耿三友茶盏里续了水,抬起眼眸时,眸底波光微微乍现,“咱们的皇帝陛下,何尝又不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人?”

  “那是那是。”耿三友抱拳还他续水之礼,又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来,用“官方语言”对赵绵泽进行了一番全方位大范围的褒赞之后,突地压沉声音。

  “兰大人,陛下还有一言要我转达。”

  兰子安轻“哦”一声,静听下文。

  耿三友目光微眯,“陛下的密旨,要兰大人仔细参悟……”

  兰子安心里一怔。

  接着,他抬手,喝茶,笑了。

  “看来耿将军此行的任务,不仅要‘拖’赵樽,还要替陛下对我行监督之职呢?”

  ~

  霸县攻克。

  赵樽于冬月初七晚间到达县城。

  战后的晋军队伍修整了三日。其后,陈景领命继续挥师南下,乘胜追击,五日后,晋军在霸州地区的地方军屯,收编了南军约两万余人。

  晋军往南“收割”的路上,在雄州遇到了兰子安与耿三友重新布置的防守。只一日下来,便发现敌人换了防守之法。

  南军不再像先前那般猛打猛冲,他们似乎得到了某种战斗精髓,且战且退,打不赢就跑,跑远了又回来挑逗,与晋军在霸县、雄州、涿州、固定一线的纵深处来回攻击,竟暂时性的牵涉了南下的晋军。

  战场上风云变幻,层出不穷。

  这形势看上去,像是晋军大出风头。

  但实际损失,南晏的损失却不大。

  在风雪冰封的北地上,晋军的后防线便是补济线。相比起拥有万里山河的南晏土地,晋军的大本营北平府苦寒了多年,如何能与江南鱼米之乡比?

  打仗是打钱,打仗也是打粮。

  几番胶着间,夏初七教给了赵樽一个南军战术的新名词——“游击战”。对此,他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