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潜伏的特务
�,扭头见工人和老头向自己这边跑过来,立即明白过来,原来这两家伙瞧出了自己的破绽,急忙转身窜进盔头巷。一边跑还一边把衣兜里的香烟、打火机扔在脚下,果然老头和工人停下脚步俯身拾起香烟和打火机,这两样东西都是稀奇货,他们不去捡拾才是怪事,两个人直起身子,刘涵已经跑没影了。
刘涵走进洪武街的一条幽深、狭窄的胡同里,胡同里脏水横流,苍蝇们在细带似的污水沟上欢快起舞、嗡嗡乱叫,那个女教师,范瑶的家就住在这条胡同里。刘涵推着一辆载重自行车,大梁、后座上各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他走进胡同,将自行车靠在第一户人家的院墙上,伸长了脖子,冲着院里喊了一嗓子,“有人在家吗?”连续喊了两声,屋子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打开院门,皱紧眉头望着他,“有事情?”
“啊,大姐,我讨碗水喝,可以吗?”刘涵道。
“等着。”
大姐让他在院外等着,他却不知好歹地跟了进去。
大姐扭头一瞧,见他跟进来,立时就恼了,眉毛一竖,就要发飙,刘涵赶紧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道:“大姐,别误会,我是生意人,大米换古董,你家有古董吗?我拿大米换。”
大姐站在那想了想,“古董我家没有,铜钱要吗?”
“那要看是啥时候的铜钱,越古老的铜钱越值钱,最好是秦朝、唐朝还有宋朝的铜钱。”刘涵道。
“清朝的铜钱。”大姐叹了口气道。
“那也行,一个铜钱,两碗米。”刘涵道。
“真的能换两碗米?”大姐有些不相信地道。
大姐一蹦多高,“我家有好多呢,都是给小孩子耍的,我这就去找。”
大姐进屋不多时,用一个小布口袋装了半口袋铜钱,大姐把铜钱倒在地上,刘涵随便看了看,都是晚清的铜钱,总共三十五枚。
“可以换一百斤大米。”刘涵道。
“你还是用碗盛了给我装口袋里吧。”大姐生怕吃亏,道。
刘涵拿出一个细瓷小碗,“就是这个碗,装不了多少的,我给你一百斤米,你赚到了。”
一家一家地走过去,也不敢在院外声张是做生意的,这个时期不让个人做买卖,抓住了要严惩,刘涵就以讨水喝为由进了那些人家的院子,然后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南京这地方自古就是繁盛之地,买卖人扎堆的地方,家里有老物件的很多,就算家徒四壁的人家也会有两个铜钱给小孩子玩。走到胡同最里面那家,就是范遥家了,也不知道这个点她在不在家里。刘涵心里打着鼓,喊开了院门。院门打开,两个人都愣在那里,那个令他朝思梦想的人正站在面前,圆睁双目狠狠地盯着他,好似刘涵是她的阶级敌人。
向她讨水喝肯定会被拒绝,刘涵道:“你家住这里呀!”
“你到底要干什么?那天他们说你是特务。”范遥冷声道。
“小点声,我要是特务能满大街乱转吗?我是做买卖的,用古董换大米,你家有古董吗?”刘涵道。
“我进去找找。”范遥说罢,将院门关上,转身进了屋。不大一会功夫,一个中年妇女和范遥从屋子里走出来。刘涵猜测这个中年妇女大概是范遥的母亲。范遥的母亲拿着一个细瓷碗递给刘涵,对刘涵说她家是日本人投降那年从扬州搬过来的,这碗是祖辈传下来的,搬家也没舍得扔……
范遥出了院子,刘涵回头望一眼�
刘涵走进洪武街的一条幽深、狭窄的胡同里,胡同里脏水横流,苍蝇们在细带似的污水沟上欢快起舞、嗡嗡乱叫,那个女教师,范瑶的家就住在这条胡同里。刘涵推着一辆载重自行车,大梁、后座上各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他走进胡同,将自行车靠在第一户人家的院墙上,伸长了脖子,冲着院里喊了一嗓子,“有人在家吗?”连续喊了两声,屋子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打开院门,皱紧眉头望着他,“有事情?”
“啊,大姐,我讨碗水喝,可以吗?”刘涵道。
“等着。”
大姐让他在院外等着,他却不知好歹地跟了进去。
大姐扭头一瞧,见他跟进来,立时就恼了,眉毛一竖,就要发飙,刘涵赶紧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道:“大姐,别误会,我是生意人,大米换古董,你家有古董吗?我拿大米换。”
大姐站在那想了想,“古董我家没有,铜钱要吗?”
“那要看是啥时候的铜钱,越古老的铜钱越值钱,最好是秦朝、唐朝还有宋朝的铜钱。”刘涵道。
“清朝的铜钱。”大姐叹了口气道。
“那也行,一个铜钱,两碗米。”刘涵道。
“真的能换两碗米?”大姐有些不相信地道。
大姐一蹦多高,“我家有好多呢,都是给小孩子耍的,我这就去找。”
大姐进屋不多时,用一个小布口袋装了半口袋铜钱,大姐把铜钱倒在地上,刘涵随便看了看,都是晚清的铜钱,总共三十五枚。
“可以换一百斤大米。”刘涵道。
“你还是用碗盛了给我装口袋里吧。”大姐生怕吃亏,道。
刘涵拿出一个细瓷小碗,“就是这个碗,装不了多少的,我给你一百斤米,你赚到了。”
一家一家地走过去,也不敢在院外声张是做生意的,这个时期不让个人做买卖,抓住了要严惩,刘涵就以讨水喝为由进了那些人家的院子,然后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南京这地方自古就是繁盛之地,买卖人扎堆的地方,家里有老物件的很多,就算家徒四壁的人家也会有两个铜钱给小孩子玩。走到胡同最里面那家,就是范遥家了,也不知道这个点她在不在家里。刘涵心里打着鼓,喊开了院门。院门打开,两个人都愣在那里,那个令他朝思梦想的人正站在面前,圆睁双目狠狠地盯着他,好似刘涵是她的阶级敌人。
向她讨水喝肯定会被拒绝,刘涵道:“你家住这里呀!”
“你到底要干什么?那天他们说你是特务。”范遥冷声道。
“小点声,我要是特务能满大街乱转吗?我是做买卖的,用古董换大米,你家有古董吗?”刘涵道。
“我进去找找。”范遥说罢,将院门关上,转身进了屋。不大一会功夫,一个中年妇女和范遥从屋子里走出来。刘涵猜测这个中年妇女大概是范遥的母亲。范遥的母亲拿着一个细瓷碗递给刘涵,对刘涵说她家是日本人投降那年从扬州搬过来的,这碗是祖辈传下来的,搬家也没舍得扔……
范遥出了院子,刘涵回头望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