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且末县
,携带数门火炮,前来围剿游击队。蒙面人率领部队渡过恒河,沿着东巴基斯坦边境线进入比恰尔邦,在比恰尔邦不断袭击村庄,招收新兵,打击地主阶级,分给贫农土地。在半年多时间里,那些女兵们都成熟起来,掌握了射击要领,其中一些人还成为了机qiāng手,蒙面人招收的都是山民,爬山钻林视若寻常,经过训练,这支游击队成为擅长丛林作战的部队。印度政府派来围剿的军队一进入丛林就会被游击队耍得团团乱转,游击队利用夜色的掩护向印军发动偷袭,打得印军狼狈不堪。

  沙漠基地的人口增加到了三万多人,建起了若干村落,沙漠中绿化面积也达到了三十多万亩。虽然在沙漠中种植了大量树木,但这些树木不要说还未成材,即便长成了参天大树,刘涵也不会允许采伐。刘涵从主位面国内采购了大批竹子和几名会用竹子制作家具、日用品的穿越众,教会移民用竹子制作家具和日用品。冬天基地一部分人去用枯草覆盖沙地,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就用竹子制作家具、日用品。刘涵带来的竹子堆积如山,整个冬季他们都不会闲下来,制作出来的竹子家具、日用品运送到且末,通过且末运送到新疆的其他城市。有了这些竹子家具,新疆百姓就不会去滥砍滥发破坏环境了,这是刘涵的初衷。

  今年刚入秋,刘涵就在且末建起了一座电厂,刘涵从次位面的北越通过主位面向且末搬运了七十万吨褐煤,用于电厂发电。将来会有大批内地移民来到新疆开发边疆,刘涵要为他们创造更好地生活、工作条件。政府从内地电厂调来一批管理人员和工人,十二月中旬,电厂投入运行,电线拉进沙漠基地,基地在1956年的2月份家家户户通了电。基地百姓居住的房屋不再是沙袋和水泥板建造的简易房屋,都换成了以石头、水泥板为材料建造的房屋,十分坚固。

  最近从内地转过来一大批犯人,送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这些人里有知识分子,也有曾经的guo min dǎng军人。为了安置这些犯人,移民们去年建了一座监狱,这座监狱由沙漠外派来的警察看押。身处这个特定的时代就必须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乱说乱讲,不要参与政治。否则不但会给自己,也会给家人带来麻烦。犯人们的一日三餐由基地供应,早上是米粥、窝头,中午和晚上都是窝头、咸菜,数量也有限制,每人一顿只能吃两个窝头、一块咸菜。刘涵让专门给犯人们做饭的大师傅在窝头里放了白糖,送掉了几次,也不知道是哪个犯人嘴贱,说漏了嘴,结果就开始调查这件事,做饭的大师傅顶不住了,就把刘涵供出来了,于是就要把刘涵关进监狱里。幸好有移民提前通风报信,刘涵才避免闹出dà má烦来。那些人肯定会对他采取强制行动,比如围住他的住所,闯进家里,将他抓起来,然后没收他的戒指,把他扔进监狱,这样一来他就必须把他们带到主位面了,可是这些人突然消失了,上面一定会展开调查,势必会影响基地移民的工作和生活,这是他不愿看到的,可是自己跑掉了,给他通风报信的人怎么办?他不愿意牵连这些移民,于是将穿越戒指用胶布贴在腋窝下,主动去监狱投案自首。

  刘涵和一个名叫周文祥的老头关在一个牢房,老头六十多岁,入狱前是北京某知名大学教授。早上吃过早饭,刘涵跟随犯人们背着一捆捆枯草,将枯草两端压在沙子下,用这种办法防止沙子被风吹起来。中午移民们将窝窝头和咸菜送过来,吃过难以下咽的窝窝头,继续干活。晚上回到牢房,趁老头睡熟了,刘涵走到牢房门前回到主位面,带了一些牛肉干、水果糖、香烟等回到牢房。东西都藏在被褥下,临睡前刘涵在老头被褥下塞了一袋水果糖。老头进入浅睡眠状态的时候,觉得身子咯的难受,伸手在褥子下一摸,掏出来一袋水果糖,屋子里黑漆漆的,也不知道是啥玩意,就把刘涵弄醒了。

  刘涵接过袋子,扯开袋口,抓一把水果糖递给老头,说:“水果糖,吃吧。”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