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大道在本朝立国之前就荒废了。

  其实修缮道路的银米人工寺庙不是筹措不出,奈何历代住持都不允,宁可另外通一条仅可共两人并排而行的蜿蜒小路,开辟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光阴。

  福娘她们走的也正是这条路。

  因着道路狭窄,萧氏便吩咐弃了自家的大轿子,改乘寺里提前备好的双人抬小轿,老少五人各乘一轿,在山风古木间一步一摇的也颇有几分野趣。

  加上山东不比贵人众多的京师,萧氏身为一门双侯的曾氏老夫人领着孙女儿们出门已经足够让狐假虎威的何家人提前与寺里打招呼,叫他们将山围起来,这一日一个闲人也不放进去,偌大的山里只有她们几个,端的是静谧安宁。

  秋日和煦使人醉。

  山中带着青草气息的微风徐徐拂过,福娘一手支着下巴任由鬓边额上的碎发一下下轻轻挠过脸颊,如果不是走在轿边的小沙弥一直童声稚语的说些风景典故、名人轶事,逗得福娘时不时发笑,保不齐她就真的入了梦乡。

  福娘正自感叹僧侣们果然会挑地方,古刹无一不在山清水秀之地,就觉得轿子突然一斜,身子不受控制的向前趴去。

  她匆忙中想要稳住身型,怎奈前面的轿夫已经趔趄着摔倒在地,后头的独木难支,整个轿子突然就砸到了地上,这种小轿子里又没有什么能抓靠之处,她不过是略作挣扎,就紧跟着滚出了轿子。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等先走过去的萧氏听见巨响遣人回来问的时候,福娘已经皱着眉坐了起来,整个人都摔的有些晕,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疼的。

  跟在她旁边的小沙弥都吓傻了,站在那儿半天连半个字儿也没说出来。

  二哥儿是第一个赶到的,他一听见动静不对就跳下轿子大步跑了回来,连离的更近些的二姑娘曾芷和三姑娘曾兰动作都没有他快。

  他只当是有哪个不堪用的奴婢惹了祸,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向来喜爱的堂妹福娘被轿夫摔了出来,气地一脚就把跪在地上打哆嗦的轿夫踹了个跟头。

  好在二哥儿还有点分寸,不曾把人往悬崖边上踢,不然今儿的事情就真的不能善了了。

  干脆利落的踹完了人,二哥儿一眼都没瞧跑过来谢罪的何家管事,直接跪在福娘身边查看她的伤势,主要是看她伤没伤到筋骨。

  山路陡峭,万一真伤了筋骨就是大事。别看这会儿出来带的奴婢下人不少,还真未必能及得上二哥儿这个正经在军营里学过的,是以福娘的嬷嬷丫头们气喘吁吁的从后头赶上来后也没拦着,连萧氏过来后也是任由二哥儿为福娘看伤。

  至于何家管事再三推荐的什么懂医术的下人,萧氏连个正眼儿都没给,只管沉声吩咐人去后头叫她们家自个儿带来的护卫。

  萧氏就纳闷儿了。这条道多少人来来往往,她和二哥儿的轿子过去都没事儿,怎么偏偏到了福娘这儿就出了石板剥落致使轿夫滑倒的险情。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是巧合,怎地何家的下人这般与众不同,抬轿子摔倒了还知道自己滚到一旁。统共就那么一点子时间,不是别家的轿夫太蠢,就是何家的太机灵了。

  看看百般爱护的孙女这会儿头发也散了、衣裳也乱了,脸上手上还嗑出了好几块淤痕,萧氏不免后悔自己为了一时面子情却不过去,用何家下人抬轿子。

  好在福娘真的印证了她自己的名字,幸运的什么事儿也没有,二哥儿看过后通医理的刘嬷嬷瞧了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