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窘迫
 一时间,滕氏兄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八尺多高的汉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硬是热得满头大汗,浑身不自在。

  “滕家兄弟吧,别站着了,快入座吧!本太守之前听元忠说起过你们,忠厚仁义,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略备薄酒,为元忠兄妹和你们二人接风洗尘,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要拘束,就当这里是自己家一样,这里没有外人。哈哈哈!”

  正当滕氏兄弟窘迫不已之时,李利哈哈大笑地开口说话了。

  这真是如同及时雨一般,当即让滕氏兄弟二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这一刻,兄弟二人恍然发现李利原来这样和蔼可亲,爽朗的话语让他们二人如沐春风,通体舒泰。浑身大汗之中来这么一下子,还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感激涕零呐!

  不得不说,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李利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显著提高,驭人之术也得到了锻炼,威严日盛。

  尽管他前世也是一个团长,名副其实的中级军官,大小也算是正县团级干部。

  但是,要与眼下的东汉官职比较起来,他之前担任的军司马就与前世的职务相当了,现在的官职已经超出了他原来的接触范围。

  李利虽然也坚信自己能够担任更重要的官职,但是他也曾未小觑过古人的智慧。倘若自己凭仗着一千多年的眼界,就敢轻视这些汉末枭雄和大贤,那就大错特错了。

  就东汉这个时代而言,他李利是初来乍到,几乎就是个门外汉的角色。若是他仗着读过几本史书,就想睥睨天下,颐气所指,那就不仅仅是狂妄自大了,而是幼稚可笑,异想天开。

  史册是何物?

  那是胜利者的功劳簿,失败者的忏悔书。

  倘若完全相信史书或演义中的记载,李利绝对走不到今天,更不会对董卓还有几分好感与钦佩之情。

  如果不是他对董卓有几分好感,董卓又岂能对他另眼相看?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微妙,你若是极其敌视某个人的话,人家只要与你正面接触,多多少少都能够感受到几分你心中对他的敌意与厌恶感,既而与你泾渭分明,保持界线。

  倘若权势允许的话,他会直接打压你;遇到心狠之人,甚至会一举把你打倒在地,让你很长一段时间都翻不了身。

  这是人类的本能,也是自然界很多动物所具有的敏锐直觉。善与恶,友好与仇视,只在双方正面接触的一瞬间,便有了初步的感观印象。

  ···················

  举杯接盏之间,大帐内的筵席已结束。

  时间流逝,转眼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大帐外,数百个火把照得大营灯火通明,众多将士围成一个大圆圈,而李利等人就站在圆圈之中。

  收服文士与收服武将不一样。

  文士只要看好你,即使你不请他,他也会主动送上门来投效。

  但是,武将则不然。那怕他原本就是你帐下的将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真心效忠于你,还得看看你手中有没有值得他效忠的实力。

  从滕氏双雄先前的表现看,李利知道此二人对自己并不信服,只是碍于情面,也没有当场拒绝罢了。

  故此,筵席散去后,李利就说了两句话:“滕霄、滕羽两位壮士,你二人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