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一年
��事一旦传开,你这个新皇的仁厚名声也就彻底传开了。等将来国库有银子了,再把内库的缺口补齐。说起来确实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不过。这事你不能一个人独断专行,总得和太后皇后商议一下。”

  周琰做了皇帝。蒋氏成了六宫之后。太子妃如今也荣升成了太后。至于太皇太后,因为接连的丧事大病了一场。一直在宫中养病,早已不过问宫内诸事了。

  如今宫中的内务由太后执掌,要动用内库的银子,总得征得太后的同意。蒋皇后那里倒是好说。

  提起太后,周琰的神色略有些冷淡,却还是点头应了:“好,我待会儿就去和母后商议此事。”

  慕念春的死,在周琰的心里刻上了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虽然有那封绝笔信,可周琰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时间一长,自然隐隐猜到了此事背后必有母亲推波助澜。他没有质问过半个字,心中却已有了芥蒂。

  齐王实在太了解周琰了,见周琰神色冷淡,立刻猜到了其中的缘由。他没有劝慰周琰什么,只淡淡笑道:“太后虽然性子强硬,却深明大义,应该不会阻拦此事。”

  周琰性情略嫌温软,太后又过于强势。如果周琰像以前那样对太后言听计从,太后就有了干涉朝政的力量。现在这样母子有些嫌隙反而是好事。

  太后心中存着顾忌,对周琰也会处处忍让几分。

  ......

  不出齐王所料,太后果然同意从内库拨出银子赈灾。

  不仅如此,太后还提议削减各宫开支,主动领头捐了些体己私房银子出来。太后这一行动,蒋皇后自然要大力支持,也捐了三千两银子。各皇室宗亲女眷和诰命夫人们也纷纷慷慨解囊,竟凑出了近十几万两银子。

  慕念春身为齐王妃,自是不能落于人后。不过,出银子总不能越过蒋皇后,因此只出了两千两银子。私下里又命王府里的管事搜购粮食,在城门外设了几个粥棚施粥。

  周琰这一举措,顿时为他赢得了朝野一片赞誉。百姓们对这个新登基的仁厚新帝赞不绝口,原本对周琰没什么信心的朝中群臣们也渐渐有了信心。

  年轻的新皇比起已逝的祖父和父亲确实少了几分精明才能,却胜在认真勤勉温和宽厚,有识人之明,有容人之量,更是用人不疑。

  经历了战争后的大秦百废待兴,正需要这样一个贤明仁厚的君主。

  新皇登基之后,应该广纳新人进宫。堂堂天子,后宫只有一个蒋皇后和一个刘贤妃,说起来确实太过寒碜了一些。不过正处于孝期,不便提及此事。

  待到来年,一年的孝期满了。礼部尚书在朝会的时候上了奏折,恭请皇帝采选秀女进宫。

  已经做了一年皇帝的周琰说话行事日渐沉稳,敛容应道:“如今朝中内外百事待兴,朕每日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唯恐行步差池,辜负了天下的千万百姓。哪有这么多的闲心和时间在后宫里消磨。更何况,国库空虚,内库的银子也被调用了大半,实在不宜大张旗鼓的选秀女耗费银两。此事暂时延后,等过两年再说。”

  周琰态度如此坚定,礼部尚书只得作罢。

  蒋皇后已经生下了嫡子,皇帝又如此年轻。等大秦安稳了,将来有大把的时间纳嫔妃生儿子。

  ......身为天子,凌驾于万人之上。可言行举止说话行事都会受很大的约束,就连娶几个小老婆这种事情都要被拿到朝会上来一本正经的讨论。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