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洲对于张氏之子并没有认主归宗,那么,他那房可就没了嗣子了。一般如这样的情况,自然是要过继的,原本自然是宋璟城这个嫡亲弟弟的孩子最为合适,偏偏宋天周生而为侯,又有个长公主的娘亲,想来,过继宋天周,端和长公主那关就过不了。

  那么,这嗣子的人选也就落在了宋家二房和宋家三房两家了。且宋老侯爷因是长兄,对底下的两个弟弟多半是当儿子看的,十分的宠爱。不然,也不能分家这么多年还住一起,供养这两房。

  为什么说是供养了,宋二老爷,书呆子一个,千难万难的考了秀才也就未再举业上有什么建树。但这并不表示宋二老爷是个省心的角,他最好金士古玩,一副画或许就得撒上千金。宋二老夫人娘家门第倒是清贵,可嫁妆却是一般,平时这些花销走的都是侯府公中的账。

  而宋三老爷那更是个纨绔,屋里的丫鬟通房倒现在还是最多的,庶出孩子也多,倒是嫡子一个也无,且死了两任妻子,眼下这宋三老夫人也不过和端和宋璟洲差不多年岁。这么一大家子人,开销花用也都是走的侯府中公账。

  前些年,宋老夫人不得势的时候,他们的日子颇为潇洒,用着宋老夫人的嫁妆银子可也没对宋老夫人好上几分,更是因为宋老夫人的出身,没少欺辱刻薄。等宋老夫人起来了,掌家之后,要回了当年的嫁妆银钱,掏空了宋家大半家私,他们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当然,对于宋老夫人他们自然更加痛恨,明里暗里不知说过多少次刘家女的贤惠尊贵,也不知在宋老侯爷和刘家人面前抱不平了多少次。都道宋老夫人配不上他们侯门府邸,一身铜臭味,眼皮子浅的尽见银子去了。

  好像如此一来,就得衬得他们光辉万丈一般。若是宋老夫人就此销声匿迹了,他们刻薄欺辱了也就算了,偏偏,让宋老夫人出了头。侯府的权势富贵,靠着宋老夫人的子嗣得以传承,宋家二房,三房眼见的泯然众人矣。

  自从宋老夫人真正掌家之后,早就限制了宋家二房和三房的花用,公中的账也卡的死死的,若想奢华享受,也行,自己掏出银子去用。反正,宋老夫人和他们早就水火不容,早没什么情面可言。

  宋家二房三房倒是想闹腾,可当初在宋家风雨飘摇之时,为了留下后路,他们几房是早早就分了家的。只是后面危机解除,没人提这茬,也就一直分家不分府。

  既然家一分过,他们闹腾,最后,也被宋老夫人拍了回来,弄得个灰头土脸。才明白,宋老夫人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再也不能把她当做当年任意可欺的商家女了。即使闹到了宋老侯爷那,也不过是两边和稀泥,私底下补偿他们些东西,也未曾打压下宋老夫人。

  特别是宋璟城尚了端和,他们的日子也就越发难过,被宋老夫人压的颇为的喘不过气来。看着昔日的商家女成了侯府的当家人,他们这些出生高贵的正经侯府血脉倒是要奉承于宋老夫人,让他们如何能心甘情愿。

  这份心不甘情不愿,等到宋璟洲无子,也就如掉在他们眼前一块美味馅饼,即使知道这馅饼或许有毒,可他们还是忍不住要吐下去。

  他们的这番打算,宋老侯爷和宋老夫人都清楚。

  宋老侯爷碍于弟弟们面子也不点破,可却不会对侄儿们多加另眼相待,打算以冷淡来打退他们的积极性,给两边留下面子,做的不留痕迹,不会坏了兄弟情分。

  宋老夫人却是坐壁观望,时常推波助澜,引得二房,三房内斗反目,心中却是冷笑连连,盘算着如何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宋老侯爷身子不好,偶感风寒,几个侄子都在床前做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