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是在想什么呢?舅老爷来了,这该高兴的事,您怎么看着倒像是有了心事。”

  “阿全,你打眼看着,这方家小姑娘是个什么性子?”宋老夫人道。

  全嬷嬷不大明白宋老夫人的意思,不过,她还是回道:“看样子是个性子敦厚的姑娘,老奴这才打眼瞧了一面,到底如何,老奴也不敢说。”

  宋老夫人听了道:“我瞧着她看着性子软乎乎的,但有她娘那般精明,想来教出的姑娘也不会是个糊涂的。”

  宋老夫人当年丧女之后,又有着身子,宋府看着都是至亲之人,但个个恨不得巴着她早早的咽气了才好。

  那个时候,她恨得要死,可却毫无法子,还是她爹心疼她。让方老爷带着方夫人上宋府来看她。

  她这个嫂子早年家贫,被父母卖进了宫做宫女,等到二十五岁,摊上肃宗登基,放出后宫一批宫女,她就被放了出来。然后,阴差阳错的就嫁给了一直娶不上媳妇的方老爷。

  这样的一个人,宋老夫人原先只以为敦厚老实也就定性了。结果,她这位嫂子却是位女中诸葛,瞧着她可怜,又恨宋家忘恩负义,先是宽了她的心,处处说到她的心坎上,又急她所急,帮着给她出了主意。

  且方夫人还联系了宫里的好姐妹,穿针引线,一步步的把她推到了当时的皇后面前,一番运作,她的万般委屈,才有了回应。闹了一场后,在侯府再也没人敢随意欺她了,她也才明白,女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也是她傻,原以为自己退一步定能换的旁人的感激,结果有些人就喜欢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可惜,她明白的太晚,付出的代价太大。

  因此,要说女人堆里,宋老夫人最敬佩谁,那莫过于这位方夫人了。

  现在方家夫妻把女儿的婚事托了给她,宋老夫人心里也就活络起来了。

  要不是宋璟城和这位方家小表妹年岁相差太大在,她都盘算着干脆让这位方家小姑娘做她的小儿媳妇了。现如今,有了端和这尊菩萨在,宋老夫人是连着话头都不敢露出半点,不然,可就为人家小姑娘招灾了。

  小儿子是没指望了,可不是还有大儿子在吗。宋璟洲到了西北快四年了,可能是西北风土催人长,这里主要讲的是脑子和成熟度,宋璟洲好似开了窍。每月都会给宋老夫人来封家书,从一开始干瘪瘪的一句“儿子一切都好,母亲莫要担忧”到”儿在西北,思及母为吾操劳忧心不知几凡,颇为愧疚不孝。”渐渐的贴心话也能来上只言片语。

  但就般也软了宋老夫人一半的心肠,直接证据就是宋玲意小盆友从嬷嬷手里被接到了宋老夫人的后厢房住着,没事的时候,宋老夫人会亲自教养一番。

  小刘氏这些年在佛堂也闹了几次,可都无疾而终,看着宋老侯爷和刘家对她是彻底放弃了,也就慢慢的老实下来。佛堂清苦,小刘氏生产之后也没好好做月子,身子有点虚,要是好好养着也没什么。可去了佛堂,青灯古佛,粗茶淡饭,心中还抑郁不已,这两年已然有了灯尽油枯之像,眼看着也就是在熬日子罢了。

  方家小姑娘今年十四岁,在过一两年,刚好及鬓,两厢对上,给她家老大做媳妇刚好。宋老夫人越盘算越觉得合适,她跟老大的关系虽然缓和了,可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以前因着个小刘氏,她们母子生了多少间隙,到现在宋老夫人还有点意难平。

  这回再娶媳妇,怎么着也得挑个她满意的,帮着宋璟洲做回主。

  四月的景色正美,梨花桃花刚落,樱花绽放在了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