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安全盒放出下载
r />
  “我可以问问总编。”女记者连忙用手机向北京汇报。

  片刻之后,她说:“我们总编说,因为报道太敏感了,报社也怕曲解你的意思,所以这次也是一字不改。”

  “那就好。”王不负大喜,说道:“我今天早上,也看了几篇关于我的评论文章。有的说品格,有的说发展。要是一一回复的话,就太乱了。这样,我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全部告诉你好了。”

  “那好。”女记者点头同意。她其实有一小本子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但要是一一问出来,然后再一一由对方回答,确实会很乱。

  然后王不负就开始滔滔不绝了。

  安全盒和《狂潮》,两个他即将推出的产品,那是掰开了揉碎了,讲了个通透。

  等王不负说完,女记者还提出要采访一下这几天来投奔他的人。

  王不负当然不会反对。这些人绝对会把他夸上天去的。

  果然,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纷纷表达了对王不负的崇拜。能来这里的,都是不甘平淡、真心想学习、想要追赶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异常心理。

  除了正做着网站的黄旭东,撇着大嘴说了几句怪话外,一片赞誉之词。

  女记者采访了一个多小时才走。连整理都没有,就连忙把记录下来的手稿发到北京的报社,准备明天早上见报。

  ……

  第二篇一字未改的报道出来,顿时引起了众怒。

  之前,《新青年报》的周六专题推出时,那引起的愤怒是铺天盖地的。一时间,仿佛到处都是批判的声音。人们也就有了一种错觉——我是主流,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直到第二篇报道出来,他们才惊异地发觉,那个所谓的电脑高手,根本没有被反对的声浪淹没!

  而他的观点,和大家一直以来所接收的教育、积累的经验完全相悖。

  玩电脑,不仅不耽误工作学习,反而能获得知识和金钱?这是什么狗屁道理?还有几个年轻人跟随他了!这还了得?

  不仅仅是各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出现了这个问题的讨论。当然,也谈不上讨论,只是单纯的批判而已。

  有老师说学生逃课去网的,有家长说孩子熬夜打电脑的,有老婆说丈夫电脑里面的人物死了就打她的……

  人一上百,五颜六色。没人否认,确实是有人因为玩电脑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是吸引眼球的,永远是那些极端事例。

  只有好学生因为去网而成绩下滑才有噱头。成绩中游的学生去网然后成绩依旧中游虽然是现实的主流,但根本没人理睬。

  这些极端事例汇聚到一起,就变得耸人听闻了。

  王不负真正的用户群,以80后为主。现在90后还太小了。80后这时候还没有掌握话语权,还是“垮掉的一代”,只能乖乖地看着报道上的批判文章,听着电视、电台里的控诉声音。

  简直令人莫名其妙。80后们是属于躺着也中枪的。去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打游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还风平浪静的,怎么风云直转,突然就被黑成这样了?

  他们好奇起来,也就弄清了前因后果。原来有个比他们大几岁的年轻人,在报纸上公开说电脑有价值。这人牛皮哄哄的,自己做了一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