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第一章

  人生,能有几个重来?

  乐玺结写了一辈子的小说,重生,穿越,男强,女强,耽美,言情……只要能大火的,什么样的题材没写过?

  大风大浪经历这么多,他唯一没想到的,是自己能重生,自己要写自己的故事。

  “标志着清朝灭亡的事件()。”

  “1864年甲午海战”(华夏战败,变法图强,进入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在华夏的起止时间()。”

  “1864年1919年”

  “社会主义革命的起止时间()。”

  “1919年1949年”

  “华夏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

  “华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1956年1976年”

  “标志着华夏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指示,华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态向世界各国开放,相互学习,共同繁荣)

  “乐岩元帅是在()提出’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

  “十二届一中全会”

  这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卧室,阳台有吊兰,书桌上有绿萝,地砖上铺着毛毯,床上放着泰迪熊,墙装书架上放满了书,《昆曲鉴赏》、《华夏政治历代得失》、《战国策》等,不一而足。

  整间房的基调以蓝、绿为主。蓝色宁静,绿色活力,可见当初装修时,屋子主人对这间卧室主人给予了多大的爱意与关怀。

  少年唇红齿白,容颜姣好,却不女气,反而气质淡漠,疏离异常。此刻,少年正单手撑头,坐在书桌前懒洋洋的写着试卷。

  “华南大附高高三年级历史测试卷(内部使用),姓名:乐玺结,班级:,学号:0107”

  “请评述华夏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利弊得失。”

  “解:华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起止时间是……重科技而轻第四产业,导致华夏头重脚轻。头重是指华夏民用科技、国防军事等始终位居世界前沿,无人可比,脚轻是指文化产业发展不成熟,针对如今现状,我们应该……”

  都说字如其人,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却十分不恰当。不同于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然,他的字端正有力,笔锋转折处停顿有致,恰当好处,极为时宜。

  一个简述题写了四百多字,相当于半篇议论文。最后一题做完,他眉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倦,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搁笔,起身出去。

  现在十一点半,吃饭时间。

  他妈妈乐珊心大,在他六岁那年就开始教他们三兄弟煮饭炒菜,等他们学会后,便正式放养他们,直至如今。

  前几年还好,他大哥和棣棣还在读高中,家里还热闹些。后来他俩先后考上大学,袁袁又忙着录节目,这偌大的别墅里就时常剩他一个,做什么都不热闹。

  袁袁。

  想起这个人,他低眉敛首,相当熟练的把自己的情绪遮掩,开始做饭炒菜。

  他明年高考,到时候就可以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