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隐秘的红河铜道
/>   “这个怕是不妥吧!夷族商人多是各部的头人,向他们征军费粮饷,征来了,这些人能服气?征不来,新督会善罢甘休么?这么做不是策动各族反清吗?

  再者说了咱们这是商战,你这么做,毒辣了!”

  老三的路子太毒、太野,商战而已,让朝廷对付他们,那就是破家害命。

  “反?张必禄还没走,云南绿营有一万可用之兵,这两三个月,三五千人他能练的出来,那些人造反,只怕死的更快。

  商战最是残酷,咱们只要结果,至于过程好与坏,与咱们没关系,反正又不是咱们动的手。这单子别往上递了,口头上说说就成,别再让李星沅耍了咱们。”

  杨猛前世就是好勇斗狠发的家,让他按着规矩来,他还真没主意,只能依着自己的想法走,那就是顺我昌逆我者亡。

  “行了!云南就按你说的办,别的地方不能这么歹毒了,这事儿现在看不出来,等云南商号和其他各省的商号建起来,咱们的目的手段,就一目了然了。

  名声这个东西,在大清还是很有用的,咱们的名声坏了,谁还敢跟咱们同坐一条船?”

  老三的事情,他自己有本,杨士勤也不想多掺和,提点了几句也就算完事了。

  与老爷子商谈完了,杨猛也不犹豫,带着徐子渭和潘桂,就到了西山,铸炮看来要提上日程了,二十四磅臼炮的威力,杨猛亲身体验过,一般的木船根本挡不住,而且列强还有其他重炮,一旦水路不保,云南就没有门户了。

  守住了云南的四条主要水路,那云南就保住了一半,山地作战,火炮就成了累赘,没了火炮,打丛林战、山地战,杨猛绝对是行家,无论是大清还是列强,敢来!杨猛就能让他们回不去。

  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四条水路该如何守住呢?

  大清的战船,上去挨炮还行,想用大清的战船守住四大水域,挡大清不是问题,可遇上列强就得歇菜。

  内河炮舰,杨猛倒是想要,云南的钱财也足够,可没处买去,自己造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壬雷斯那边倒是可以指望一下,但这个希望也不大。

  船不行,就只能铸炮建造炮台了,云南人手有的是,只是缺了铸炮的手段,只要能铸成巨炮、重炮,依着珠江的法子,在各处河道建造货栈,安放上重炮,锁住河道问题不大。

  铸炮的技术。葛仕扬知道一些。壬雷斯提供了一些。英吉利的技工,云南的铜匠,这些整合一下,也不知能不能铸成巨炮?

  “桂哥。你差人找来葛师傅,告诉他最近要住在西山。”

  最近姐夫潘桂,接了岳父潘仕成的书信,就成了自己的书童,可称呼上是个问题,老叫姐夫影响不好,两人也就商量好了,杨猛称呼潘桂为桂哥,潘桂则称呼杨猛为老三。

  杨猛在西山谷地转了一圈。毒场已经开始搬迁了,韦驼子练兵的葫芦口,就是毒场的新址。招来的那些英吉利技工,也开始熟悉各自的技艺,打制自己需要的工具。

  这些人多是精熟的铁匠。其他工匠的数量不多,杨猛也了解过,这些人都是在印度负责制造枪支的,由于褐贝丝退役,印度的兵工厂用不了太多的技工,这些人就被辞退了。

  本想着在印度另谋出路的他们,正巧碰上了印度暴乱,也就让潘氏的管事占了便宜,连哄带骗把他们带到了大清。

  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