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不详地带过了。

  “所以你方才那样激动,是因为这个?”

  “对。”明楼叹了一口气,“我常常认为,评价一个人没有比他的行为更可靠的依据。然而事到如今,行为本身有时候也相互矛盾,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矛盾体。你以为你看透了一个人全部的行为,知道他所有的来历,但未必能摸清他举动的真正意义。所以有些人可能死了,都是盖棺定论的一个汉奸走狗,有些人可能万人称颂,骨子里却是烂透了的渣滓。”

  “但是被人知道,一定不是立新哥哥选择死的理由。”阿诚坚定道,“赵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母亲爱孩子,会为她做许多事,孩子会感激,或者不感激。如果感激,母亲会高兴。但感激本身,不是她做那些事的初衷。做了善事不被理解,我们可以用他本不是为了理解才做来宽慰自己。可是做了恶事不被惩罚,难道要用他本部打算作恶来原谅他么?我晓得革命要死人,要有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但这不是革命的初衷,也不能由革命作为他无罪的辩护。”

  他说了很长的一段,明楼却听得十分认真。末了才郑重道:“我从不认为只因本意不是恶的,就去当去原谅作恶的人。只是想说明,革命本身是很复杂的事情,流血、牺牲甚至无谓乃至无辜的牺牲,战争中的芸芸众生同样有罪。然而要怎样呢?总要有人去犯下这样的罪行。一个士兵杀第一个人,他很难好受。只能安慰自己这是对的,是必须的。但是从大局而言,谁也不是必须要杀必须要死的。然而真的一个不杀一个不死,这时局乱下去,还会死更多的人。”

  “总要有人去犯下罪行?”

  “对。”明楼点点头,“杀一人而救千万人,同杀千万人一样有罪。但你怎么选?杀一人,带着罪愆,就算是他们进上海的时候我们夹道欢迎他们,他深夜里依旧记得自己杀过一个人,这个人不论善恶对错,总会是某人的子女,某人的父母,某人的至爱亲朋。他不应当被原谅,但原谅也不是他做这件事的目的。他的目的,或许只是你这样的孩子不用上到战场上去去犯下同样的罪孽。所以即使不原谅这些士兵,也应当感谢他们。这就是我们对革命军的态度,即使亲朋因其丧生。”

  阿诚垂着头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点了点头。明楼不期望自己的话他能明白多少,但只希望,将来他能对自己有些许的理解。他要回去南京了,去做研究,跟着汪芙蕖。宁汉合流后,他接到上峰的指令,接近汪芙蕖,保持沉默。

  彼时南京政府军支出庞大,财政赤字严重,需要整顿金融、税与债务问题。汪芙蕖作为经济顾问,又出身名门,不论汪兆铭在位或者下野,都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明楼作为他的学生,只兢兢业业地跟着他,做好一个学生的本分,静默地潜伏下来。

  新学期各种社团招新,横幅拉了许多,令人瞩目得很。他望见那边话剧社红红火火地在拉新同学填报名表,忽然想起立新来。如今他回了学校,却开始做一件更危险的事,这与立新叫他回学校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

  “你们是在这里填报名表么?”一个少女的声音把他从回忆中拉了回来。这女孩儿亭亭玉立的,约莫十六七岁,俏丽的齐耳短发十分时髦。

  “是,不过我们只学生……”边上的同学迟疑道。

  “我也是学生。”女孩儿扬起下巴,“你是不是想说,只男学生?”

  “只我们学校的学生。”明楼看了她一眼。

  “我就是你们学校的学生。”

  “我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