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有729,一下当上状元,各路采访、各种奖金络绎不绝,有名有钱,可谓风光无限,于是便被知道她的父母都是汉族的人举报在朝鲜族自治州,家长会上谁是朝谁是汉一看便知。

  夏九嘉又觉得沈曦没有说错自己总能遇到匪夷所思的事。

  神奇的体质。

  接着,25号,北大招生办宣布,协议作废,对欧阳倩不予录取,同时宣布如果以后再有类似考生,一经查实也将取消各项资格,为了维护第一大考的严肃性不会考虑任何情非得已、任何难言之隐。这是招办的决定,已经上报校方批准。

  理科状元出这种事,夏九嘉成为第一,北大立马打来电话,请夏九嘉大胆填报,表示名额一定能有,并且承诺将来对跨院系选课予以全力支持事实上,他们一直都有联系,也在努力争取合作。

  夏九嘉应下,也签署协议。

  北大那边也没有错,当初略显诚意不足,但与学院、专业无关。

  他能得到他想要的了。

  等到九月,他便可以飞到北大,一边学习专业技能一边扩展知识边界。

  同是25号,沈曦签了清华,也通知了北大。

  北大招生组问:“是要去清华?”

  沈曦说:“不,我要上蓝翔。”

  北大说:“祝你在蓝翔取得成功。”

  又过几天,八卦网络已经走出r中、走向世界的钱厚说,清华、人大等等名校全都决定对欧阳倩不予录取,不过另外一所top10却是认为子女不应为父母买单,伸出橄榄枝。

  不算太惨,然而729的裸分,本也足够她上任何一所学校。

  夏九嘉也知道,民族造假绝对不是那欧阳倩出的主意。

  2010年她才8岁。

  很可惜她真的强大,也真的努力。

  可那又怎么样呢。

  她不是一个弄虚作假的人,可她是一个弄虚作假的考生。

  第90章报考(五)

  欧阳倩身份造假曝光以后,更多记者申请采访夏九嘉。夏九嘉也应了几个,其中包括“城市速报”。

  城市速报记者举着一个麦克:“理科状元……有想过吗?”

  夏九嘉说:“嗯。”

  “可以分享下经验吗?”

  夏九嘉却特立独行:“个人认为,学习是挺主观的事。我自己平时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做出难题有成就感。”

  “对于未来有打算吗?”

  “北大新闻。”

  “新闻?”记者奇道,“你的分数是数学150理综296,而语文138……为什么会想学新闻?”

  “语文失手。”夏九嘉答,“因为抱有新闻理想,探寻真相,展示事实,让人眼不盲耳不塞。”

  没有想到对方记者当场劝阻:“同学,三思!我也曾有新闻理想,以笔为剑,伸遍难伸之冤,平尽不平之事,可是呀,嗨……都是扯淡……一边和权斗,一边和钱斗,还有各种报复、乱七八糟,叫人怎么扛?你不接受威逼利诱,别人接受也够戗啊。有人无法无天,有人无动于衷,而你无计可施。同学,你有733分,别想不开!听哥句劝,别学新闻,绝逼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