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节 手中的牌
��大夫,中国的人民,中国的士兵,中国的贵族,中国的将官们,未必会同意和愿意进行这样惨烈的种族灭绝。

  汉室和刘彻,一直以来告诉天下人,特别是告诉汉军士兵和将军们的事情是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朕受命于天,天命朕以保诸夏……伐无道,诛暴政,三王之所昌……

  总的来说,就是击败匈奴,是为了复仇,也是为了正义,为了三王五帝和王道教化。

  忠勇军和楼烦军,以及其他许多投诚和投靠汉室的部族,也都是在这些口号和理念下,为了汉室而战。

  一旦,刘彻和汉军开始在草原上玩什么无人区,种族灭绝。

  叫忠勇军和楼烦军的士兵们怎么看?

  叫天下人如何看待?

  叫诸子百家怎么去评论?

  到时候,别幕南没搞定,自己内部倒是烽火四起,辩战不休。

  所以,还是那句话。

  一手拿诗书,一手拿刀剑。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愿意当中国人,愿意学习中国文化制度的,那就给与优待,给他们政策,给他们出路,让他们生活变好。

  不愿意当中国人的。

  瀚海没加盖,狼居胥山依旧在。

  滚回幕北去!

  既不肯当中国人,还不肯滚回幕北去吃沙子。

  那刘彻只能说,运河欢迎你。

  大汉帝国在未来十年,会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来开凿运河,建设水利,甚至于建设工业。

  这也符合自古以来中国的价值观,更加符合普世承认的真理。

  夷狄需要教化,教化的成的,那自然转化为诸夏。

  屡教不改,顽劣不堪,那是无可救药,需要人道毁灭的渣滓!

  想到这里,刘彻忽然停顿了一下,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貌似还有第三张王牌肥料!

  作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不仅仅农业需要大量的肥料,畜牧业想要发展,想要兴盛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肥料。

  如今,汉室在农家学者和官僚们的带领下,已经走向了精耕细作的时代。

  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以及全新的耕作方式不断被推广,粮食亩产一增再增。

  但草原上的牧场,却是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自从地球上出现第一个游牧民开始,这些游牧部族就是逐水草而居,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得不与人斗,与天斗,与自己斗。

  这些特性,决定了游牧民的桀骜不驯和反复无常。

  但倘若假如说,一块牧场生长的草料,就已经足够一个部族一年不需要迁徙呢?

  楼烦军的定居模式,已经被证明,可以在这个时代,用技术和新的牧草草种实现定居的目标。

  虽然,这是在长城之内,肥沃的牧场上取得的成绩。

  但问题是草原的环境,并非不可改变。

  只要草原的牧场土壤有着足够的肥力,那么草料的生长,自然会迅速而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