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自以为是
�安活剐而死,至此幽州叛乱彻底平定,河北胡化的问题也被连根解决。

  大唐乘着这个契机从河北道开始,逐步对境内所有的胡人部落进行编户齐民,河北道胡人自然是伏地颤抖,战战兢兢,而其他地区的胡人部落则是人心慌慌,焦躁不安,开始私下串连。

  另一边,日本还在激战,唐军在日本甲州金矿,和石见山银矿两个最大的据点,已经凭城据守了一个多月。于是便在在郭子仪、李光弼、安思顺、哥舒翰等人继续带兵清剿幽州叛军残余的时候,九月二十九,萧去病连同曹雪阳、马燧在河北道带着一万五千天策老兵,三万战兵登上东海舰队,征讨日本。

  与此同时,四海商社所属的清心茶社和大唐驿报则开始以此次幽州军的叛乱为引子,发起了广泛的讨论。

  论题一,为什么内附大唐的胡人总是反叛成性,对待这些劫掠成性的异~族,还有南方相对温和的异~族该采取什么政策?

  论题二,皇帝的权力应不应当受到限制,皇帝如果执意要败坏天下该怎么办?

  各方意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总的来说,还是天策书院的学生慢慢占据了上风,他们的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传入更多人的耳中,引起共鸣、得到认同:

  其一,对待胡人,编户齐民,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只是低阶手段;他们之所以反叛成性,劫掠成性,关键还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根本的办法还在于教化的力量,文化的推广,最重要的是文化认同感!

  其二,皇权必须受到限制,皇帝拥有最高的行政决策权,但具体事务还应该交给尚书省去做;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每个有大唐户籍之人,他的个人生命和私有财产,都应该得到大唐朝廷的依法保护!

  推而广之,要想让大唐真正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营造推广一种精神和一种文化。

  爱国精神: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大唐属于每名唐人!大唐之人,乃是天底下最优秀,最尊贵,最勤劳勇敢自信,同时也是生活得最惬意的人,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么多的人,组成了大唐这个无比强盛的国家!故此每个唐人都应该热爱这个国家,报效大唐(由报效君王变为报效大唐)。保卫大唐;并以身为一个唐人而骄傲,而自豪!

  盛唐文化:骄傲自信、昂扬向上、开拓进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每名唐人都应该有一个华夏梦,一者,大唐保护每名唐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每名唐人正应该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同时,又能建设大唐,封侯拜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二者盛世来之不易,要毁灭却太过简单,危机潜藏,大唐的盛世需要每名唐人共同守护!

  因为这些个讨论,本就是萧去病和李倓发起并组织的,比起其他人,天策书院的学生自然在各方面准备得更加充分,加之这两年来,天策府的麾下收纳了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等一大批诗人高级知识分子,在所有读书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天策书院传播的这种思想,就越来越深入其他学子,世家子弟等文化精英阶层的人心。

  但凡是总有例外,宪部(即刑部)侍郎房琯、和太学生刘秩、李揖、邓景山、宋若思等人,就对天策书院这套理论极为嗤之以鼻。他们每日每日呼朋引伴,置酒高会,大声议论国事,一时颇具盛名,隐隐有在舆论上有和天策府分庭抗礼的趋势。

  “当”的一声。箭矢准确地投入投壶的右耳当中,平康坊的潇湘馆中,刘秩哈哈笑了起来。

  “刘公子好厉害啊,又赢了一局。再这样下去,李公子,邓公子几个都要被你灌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