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不灭的王朝(下)
>
但有了主人意识之后,天下之人就会认为,这是危害我的天下,就会和皇帝同仇敌忾,主动帮助皇帝抵抗叛乱还有外敌入侵,主动维护皇帝的统治!
皇帝并没失去什么,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最大的利益,只是给了天下之人一个名义,一个保证,就能让天下之人归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回到君臣共治上来,之前是什么?之前是皇帝愿意君臣共治,这才能够君臣共治,譬如太宗时期,譬如开元时期;但若是皇帝不愿意君臣共治,则大臣就只能劝谏,劝谏了不听大臣就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一点点变坏。
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名义上,这天下是皇帝一人的,好比有人要烧自己的房子,别人只能劝,不能阻止是一个道理。
现在则不同,天下是天下人的,大臣就有了名义和皇帝君臣共治,而不是之前那样只能依靠皇帝的赐予才有共治权,我就有名义将君臣共治这一条写入律法,千秋万代传下去!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获得的好处就更多了,有这个这个名义和保证之后,更加可以调动大唐对外扩张的积极性,之前是为皇帝征战,收获的是皇帝的赏赐,现在是大唐,为自己征战,收获的是自己的利益;
再有,还能使经济变得更好,更能使所有人更加热爱这个大唐这个国家,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更多的还是爱自己的宗族,所有的人,对大唐会有更多的认同感,大唐也会拥有更大凝聚力!”
萧去病的话一下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包括李隆基在内,很多人的眼中已经开始出现蚊香圈,一片的茫然,只有达奚珣一副若有所得的样子,而李倓则是眼睛发亮,很想说话却又只能忍着的样子。
沉默了片刻,李隆基这才道:“这就是你的理想,你主张的,能够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的办法?
说来说去,就是要限制君权,可君权神授,自古之理也,皇帝若有过错,上天也必定降下征兆,以为警告。
君权共治自然是很好,可若是凡事都争执不下。又当如何?皇帝为天子,却不能最后拿主意,让大臣争来争去,最后这天下岂不乱了套?”
萧去病微微一笑。心说跟我争,我可是有一整套的理论知识的,无论是后世种花家的民~主~集~中~制,还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还有他们的来历。优缺点,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都有较为详细的资料,随便搬出一成的内容,就足够把你们说晕。
“臣也同意君权神授,所以臣才想办法让李氏永为天子啊,但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理论则完全是狗屁不通。董仲舒不过一凡人而已,这些都是他杜撰出来的,而臣,无论哪方面都要比他强强上一百倍!
譬如蝗灾的原因,大唐驿报早就解释得非常清楚了。都是自然规律,跟皇帝做没做错事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大唐驿报上举了很多例子,不必赘述了。”
萧去病看了众人一眼:“至于问题会发生争执,那一切就都按律法来啊,皇帝相比所有大臣来说,还是拥有最高的权利啊,但大多数事情,皇帝并不能一言而决。而必须商量着来。
而且怎么会乱了套?臣的意思不过是强制一定要君臣共治而已,请问陛下,贞观时期君臣共治,朝政可乱了套。开元时期可乱了套?”
“你……”李隆基脸涨微红,一时无语,李隆基不笨,完全听懂了,就是舍弃一个实际做不到的虚名,换取天下人对大唐的认同。如此一来确实能让臣子和百姓更爱这个国家。貌似李氏政权也确实能更受到爱戴,千秋万代传�
皇帝并没失去什么,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最大的利益,只是给了天下之人一个名义,一个保证,就能让天下之人归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回到君臣共治上来,之前是什么?之前是皇帝愿意君臣共治,这才能够君臣共治,譬如太宗时期,譬如开元时期;但若是皇帝不愿意君臣共治,则大臣就只能劝谏,劝谏了不听大臣就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一点点变坏。
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名义上,这天下是皇帝一人的,好比有人要烧自己的房子,别人只能劝,不能阻止是一个道理。
现在则不同,天下是天下人的,大臣就有了名义和皇帝君臣共治,而不是之前那样只能依靠皇帝的赐予才有共治权,我就有名义将君臣共治这一条写入律法,千秋万代传下去!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获得的好处就更多了,有这个这个名义和保证之后,更加可以调动大唐对外扩张的积极性,之前是为皇帝征战,收获的是皇帝的赏赐,现在是大唐,为自己征战,收获的是自己的利益;
再有,还能使经济变得更好,更能使所有人更加热爱这个大唐这个国家,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更多的还是爱自己的宗族,所有的人,对大唐会有更多的认同感,大唐也会拥有更大凝聚力!”
萧去病的话一下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包括李隆基在内,很多人的眼中已经开始出现蚊香圈,一片的茫然,只有达奚珣一副若有所得的样子,而李倓则是眼睛发亮,很想说话却又只能忍着的样子。
沉默了片刻,李隆基这才道:“这就是你的理想,你主张的,能够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的办法?
说来说去,就是要限制君权,可君权神授,自古之理也,皇帝若有过错,上天也必定降下征兆,以为警告。
君权共治自然是很好,可若是凡事都争执不下。又当如何?皇帝为天子,却不能最后拿主意,让大臣争来争去,最后这天下岂不乱了套?”
萧去病微微一笑。心说跟我争,我可是有一整套的理论知识的,无论是后世种花家的民~主~集~中~制,还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还有他们的来历。优缺点,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都有较为详细的资料,随便搬出一成的内容,就足够把你们说晕。
“臣也同意君权神授,所以臣才想办法让李氏永为天子啊,但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理论则完全是狗屁不通。董仲舒不过一凡人而已,这些都是他杜撰出来的,而臣,无论哪方面都要比他强强上一百倍!
譬如蝗灾的原因,大唐驿报早就解释得非常清楚了。都是自然规律,跟皇帝做没做错事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大唐驿报上举了很多例子,不必赘述了。”
萧去病看了众人一眼:“至于问题会发生争执,那一切就都按律法来啊,皇帝相比所有大臣来说,还是拥有最高的权利啊,但大多数事情,皇帝并不能一言而决。而必须商量着来。
而且怎么会乱了套?臣的意思不过是强制一定要君臣共治而已,请问陛下,贞观时期君臣共治,朝政可乱了套。开元时期可乱了套?”
“你……”李隆基脸涨微红,一时无语,李隆基不笨,完全听懂了,就是舍弃一个实际做不到的虚名,换取天下人对大唐的认同。如此一来确实能让臣子和百姓更爱这个国家。貌似李氏政权也确实能更受到爱戴,千秋万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