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不灭的王朝(上)
稷,杀我百姓,请陛下再委建宁王征讨元帅,臣为副元帅,彻底平定此叛乱!”
李隆基想也没想,沉声道:“朕准了!”
萧去病又道:“杨国忠把持朝政,排挤忠良,祸国殃民,任用奸邪,败坏朝纲,请陛下下诏免去杨国忠右相之职,逮捕其心腹党羽,杨暄、杨昢、杨晓、杨晞、裴昱、李福德,交付有司论罪。”
“朕准了!”
萧去病抬头看着高力士道:“还请高翁即刻带着三百天策骑兵前往皇城逮捕杨国忠及其心腹党羽。”
高力士和孙六连同李晟领着三百天策骑兵走后,萧去病再道:“十多年来,陛下既然倦于朝政,臣恳请陛下能传位于太子,陛下为太上皇!”
虽然萧去病一带兵打进大明宫,李隆基就知道大势已去,退居太上皇这已经是他最好的结果,李隆基也做好了这方面的打算——总得来说,李隆基还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政治家,在局势没到最后一步时,自然是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局势真到了那一步,他也能很快看清形势,立刻放手,不会,陛下你难道不知道吗,无论是世家权贵还是普通百姓,这个时候人心早就不再你身上了。
李隆基冷笑:“朕在史书上,将是何种地位?”
萧去病道:“自然是有功有过,过不掩功,陛下开创开元盛世,文治武功皆不输于历代先帝,必将彪炳史册,在史书上受到公正的评价,臣怎敢抹黑陛下!”
李隆基点点头,一旁的杨贵妃扯了扯他,示意萧去病还跪着,李隆基也不拿乔,随口就让萧去病先起来说话,然后问道:“你准备如何安置朕?”
萧去病笑道:“陛下是太上皇,自然是陛下想怎么就怎么了,若陛下想在长安,则居兴庆宫,除了不再参预政事之外,其余待遇一切如旧,飞龙禁军仍由高翁统领,护卫陛下;
若陛下想居洛阳亦可,臣这就命人将洛阳皇宫修葺一新;陛下想去别的地方也行,总之陛下只管安心享乐就是!”
李隆基和杨贵妃对望一眼,杨贵妃眼中已经是一片水雾,李隆基点点头,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你当真没有篡逆之心?不会篡唐?”
这个时候,李倓已经收拾好大明宫北门的乱局,带着两百骑兵来到紫宸殿殿下,就听萧去病道:“臣本不是尘世之人,先师为臣取表字辅臣,乃是辅弼之臣也。臣对当皇帝也没有兴趣。
不瞒陛下,臣有一个理想,便是让大唐千秋万代这么一直传下去,永远是李姓,也就是陛下的子子孙孙为天子为皇帝,永远不会改朝换代。大唐永远强盛繁荣下去!”
李隆基心里就是一个突,这萧去病好大的野心啊,这也太理想主义了,他忍不住冷笑道:“自古以来,世上哪有不灭的王朝?便是最长的周朝,也历八百年而最终覆灭,两汉加一起也才四百年,你倒说说,如何就能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
萧去病和李倓对望一笑,转身对李隆基,还有后面赶到的陈玄礼、李宜德、韩休珉、等人拱手行礼道:“陛下,在臣看来,一个王朝,之所以会灭亡,无非是下面几种情况,譬如暴秦。横扫六国,驱逐匈奴。开发南越,兵锋何等之盛,固然有赵高这样的奸臣乱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还是百姓负担太重,劳役太多,天下苦秦久矣。
汉朝虽然亡于诸侯藩镇。但若不是黄巾军造反,又岂会有诸侯并起的机会?隋朝亦是如此,若不是百姓生活不下去,又岂会有十八路诸侯,七十二路烟尘?所以王朝灭亡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百姓生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李隆基想也没想,沉声道:“朕准了!”
萧去病又道:“杨国忠把持朝政,排挤忠良,祸国殃民,任用奸邪,败坏朝纲,请陛下下诏免去杨国忠右相之职,逮捕其心腹党羽,杨暄、杨昢、杨晓、杨晞、裴昱、李福德,交付有司论罪。”
“朕准了!”
萧去病抬头看着高力士道:“还请高翁即刻带着三百天策骑兵前往皇城逮捕杨国忠及其心腹党羽。”
高力士和孙六连同李晟领着三百天策骑兵走后,萧去病再道:“十多年来,陛下既然倦于朝政,臣恳请陛下能传位于太子,陛下为太上皇!”
虽然萧去病一带兵打进大明宫,李隆基就知道大势已去,退居太上皇这已经是他最好的结果,李隆基也做好了这方面的打算——总得来说,李隆基还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政治家,在局势没到最后一步时,自然是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局势真到了那一步,他也能很快看清形势,立刻放手,不会,陛下你难道不知道吗,无论是世家权贵还是普通百姓,这个时候人心早就不再你身上了。
李隆基冷笑:“朕在史书上,将是何种地位?”
萧去病道:“自然是有功有过,过不掩功,陛下开创开元盛世,文治武功皆不输于历代先帝,必将彪炳史册,在史书上受到公正的评价,臣怎敢抹黑陛下!”
李隆基点点头,一旁的杨贵妃扯了扯他,示意萧去病还跪着,李隆基也不拿乔,随口就让萧去病先起来说话,然后问道:“你准备如何安置朕?”
萧去病笑道:“陛下是太上皇,自然是陛下想怎么就怎么了,若陛下想在长安,则居兴庆宫,除了不再参预政事之外,其余待遇一切如旧,飞龙禁军仍由高翁统领,护卫陛下;
若陛下想居洛阳亦可,臣这就命人将洛阳皇宫修葺一新;陛下想去别的地方也行,总之陛下只管安心享乐就是!”
李隆基和杨贵妃对望一眼,杨贵妃眼中已经是一片水雾,李隆基点点头,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你当真没有篡逆之心?不会篡唐?”
这个时候,李倓已经收拾好大明宫北门的乱局,带着两百骑兵来到紫宸殿殿下,就听萧去病道:“臣本不是尘世之人,先师为臣取表字辅臣,乃是辅弼之臣也。臣对当皇帝也没有兴趣。
不瞒陛下,臣有一个理想,便是让大唐千秋万代这么一直传下去,永远是李姓,也就是陛下的子子孙孙为天子为皇帝,永远不会改朝换代。大唐永远强盛繁荣下去!”
李隆基心里就是一个突,这萧去病好大的野心啊,这也太理想主义了,他忍不住冷笑道:“自古以来,世上哪有不灭的王朝?便是最长的周朝,也历八百年而最终覆灭,两汉加一起也才四百年,你倒说说,如何就能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
萧去病和李倓对望一笑,转身对李隆基,还有后面赶到的陈玄礼、李宜德、韩休珉、等人拱手行礼道:“陛下,在臣看来,一个王朝,之所以会灭亡,无非是下面几种情况,譬如暴秦。横扫六国,驱逐匈奴。开发南越,兵锋何等之盛,固然有赵高这样的奸臣乱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还是百姓负担太重,劳役太多,天下苦秦久矣。
汉朝虽然亡于诸侯藩镇。但若不是黄巾军造反,又岂会有诸侯并起的机会?隋朝亦是如此,若不是百姓生活不下去,又岂会有十八路诸侯,七十二路烟尘?所以王朝灭亡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百姓生活不下去,只能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