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两地
�美。虽然也有威严,却给人一种极为轻佻的感觉,骨子竟然更像是一个小混混;另一人则是差不多七十岁的老者,身材高大。面白无须,目光沉稳。

  三人身后的五十人,一个个都是精悍至极的亲卫打扮,一双双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精光四射;还有另外三人则目光内敛,神形也极为放松。走路轻飘飘的,一呼一吸之间也好像没有间隔也似,若是令狐流云在此,就可以看出此三人都是决定绝顶的高手。

  一行人走走看看,不时的说着什么,本来,洛阳老城给人的感觉就已经足够繁华了,可是一到了新城区,才发现这里的繁华,是老城区完全不能比的。

  与长安城的黄土夯土路不同,洛阳城都是青石路和方砖路,街道依然很宽,但两边却没有一个摆摊的小商小贩,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个个装修得极为气派豪华的大商铺。

  这些大商铺的外面,挂满了各种色彩艳丽的广告牌,以及一面面丝绸做成的布幡,上面依然是大大小小的广告,挂满了街道两边的所有高墙。

  而街道两边的房子,最下面一层自然是清一色的大商铺,上面却都是四五层的大楼房,楼房的后面还有一个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是草坪和花园、以及游乐场,有很多小孩在这里玩耍,旋转的木~马上传来熟悉的旋律,大唐皇帝李隆基最喜欢的《卡农》。

  此刻已到饭店,李隆基一行人便准备前往一家这里的最大的醉仙楼酒楼吃饭,然而在路上的时候,却看到一家茶馆此刻正坐满了人,一名说书人此刻的说书正说到精彩处,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于是李隆基便信步走了进去,来到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边坐下,那桌子上原本坐着一人,一看对面如此强大的气场,又看看他身后的排场,吓得连忙起身到旁边那张桌子坐着。

  此刻说书人讲得正是建宁王李倓在钜鹿郡大败幽州军的故事,洛阳府的说书事业,自萧去病来到天策府之后便开始大力发展。

  此刻这名说书人便是有着两年多经验的老说书人,一张巧嘴自然是口吐莲花,将幽州军的残暴,无恶不作;建宁王的仁慈睿智,勇冠三军,说得淋漓尽致;

  同时又加入了大量的煽情片段,什么建宁王是如何鼓励天策新兵的,什么建宁王是如何与小兵同甘共苦的,建宁王是如何亲冒矢石,建宁王是如何安慰受伤了的士兵,告慰战死士兵的,将建宁王的完美形象,渲染得极其英雄伟大。

  然后李隆基就听见茶馆里每名听众无不情绪激动,对建宁王大声夸赞:“天下危急,幸亏有建宁王带兵平乱……”

  “那幽州杂种胡和幽州兽兵真不是人……”

  “河北道的汉人可真是惨,都死了起码上百万人了,天杀的幽州胡狗……多亏有天策府、建宁王……”

  “我们现在每天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真的应该感谢天策府和建宁王,永远忠于天策府,永远感谢建宁王……”

  “建宁王长命百岁,满天神佛都要保佑。百灵护体……”

  这样的议论,五十名亲卫都是神色自然,并没多大反应,而对于坐在桌子上喝茶吃东西的三人,表情却是各异。

  杨国忠是一副看热闹不怕的轻佻表情。高力士充满了担心却不敢说话,而大唐皇帝李隆基的脸色阴沉的像是要滴出水来。

  哼,李倓,朕的好孙子,端的是好算计!这样明目张胆地煽动民心,为自己提高声望威望,拉拢人心,当真是其心可诛!

  这一路微服私访走下来,还在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