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经营西域记
�的只是出奇兵佯攻牵制,吸引西秃注意力的角色,高宗真正的打算是寄希望阿史那弥射和步真两兄弟能釜底抽薪,招抚贺鲁手下西秃部众。令他没想到的是,苏定方会这么给力,一战定鼎,灭亡西秃。3,话说突厥还真是喜欢内讧,因为它的本质其实就是部落联盟(不是山口山),并无多严密的组织,突厥可汗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而他手下大将则是其他部落的首领,很容易就会因分赃不均等原因而内讧。这不,早在永徽四年(653),与贺鲁联合的那个被赶走老可汗死,他的儿子就与贺鲁发生矛盾,,联合五弩失毕(西秃有十个大部落,这是其中五个),击败贺鲁,贺鲁失去一大助臂。再后来,贺鲁攻破五弩失毕之一的泥孰部,并俘虏其首领的家属。苏定方接受薛仁贵的建议从贺鲁的一部分败兵中找到泥孰部首领的家属,将这些家属归还泥孰部,并赠予财物加以抚慰,于是争取了泥孰部共击沙钵罗。不得不说苏定方是幸运的,唐朝是上天眷顾的,唐击**的时候,东秃内讧,离心离德,这次苏定方攻打西秃,西秃也是内讧,后来贺鲁虽强行压服内讧,统帅西秃十姓,但同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显庆二年(657)十二月冬,苏定方带领一万汉军与回纥军组成的远征军,以闪电战击败五咄陆之一处木昆部,该部俟斤归降,苏定方善抚之,发其千余骑兵同击贺鲁。苏定方率军万余准备继续闪击西秃其他部族。然而闪电战不可能每次都奏效,处木昆部的漏网之鱼很快把唐军的消息报告给了贺鲁。而贺鲁自从前年那两次与唐远征军的交战之后也是日夜防备,枕戈待旦。得到消息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调集了两厢十姓突厥的十万骑兵进行反击,双方主力会战于于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西平原之上。当时敌我兵力极为悬殊,形势异常险恶,苏定方根据当时的情况,他命步兵以密集长矛阵死守南原高地,自己则领骑兵列阵于北北原。贺鲁见唐军少,进兵包围,四面攻打,贺鲁的骑兵三次冲击唐步兵,唐军训练有素,斗志高昂,死战不退,贺鲁三次冲击都未能动摇唐军阵脚(唐军威武),苏定方乘势率骑兵从侧面发起突击,西秃猝不及防,由是大败,苏定方领军追杀三十里,俘斩三万余人,杀其部众首领都搭达干等二百人。次日唐军乘胜追击,这时候西秃军人心散乱,无人敢战,西秃中的胡禄屋等部举众归降,阿史那贺鲁与儿子女婿以及处木昆屈律啜等人仅率数百骑向西狼狈逃窜。苏定方无愧绝世名将,这一战决定了西秃覆灭的命运。与此同时,南路唐军也是所向披靡。南道西秃在得知贺鲁兵败之后,也纷纷投降阿史那弥射和步真两兄弟。苏定方继续痛打落水狗,命令部下穷追贺鲁,自己率新附部众继后。此时风雪弥漫,地上积雪2尺多厚,行军极其困难。众将官均向苏定方请求等天晴再行军,但苏定方指出,绝不能给敌以喘息之机,贺鲁以为雪深,必存侥幸心理,认为我军肯定不会追了,急追之必可大获全胜。他命令昼夜兼行,与南路军会师后,继续急行军200余里直抵金牙山(塔什干东北,塔什干为石国首都)贺鲁牙帐。贺鲁也是倒霉催的,完全没想到唐军会追得这么急,这时候竟然去狩猎以获取食物,毫无防备,再一次被唐军打败,贺鲁父子逃到石国,后被石国人抓了送给唐军,至此西秃灭亡。随后唐在西突厥故地地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分统其十姓各部。至此,唐统一了西突厥全境。4,平定西秃叛乱之后(658年),被撤的安西四镇也随之恢复。次年67岁的苏定方再次领兵平定葱岭,扫荡亲西秃残余,又是突袭,一天一夜急行军300里。反叛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后自缚请降,葱岭以西遂平。于是唐朝对原属西突厥势力范围内的葱岭以西诸国再次进行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正是在这个时候,唐朝确立了对河中昭武九姓,以及周围国家如吐火罗,骨碌国的(羁縻)统治。大唐在西域也安宁了几年。不过唐也没闲着,跑到东边去打百济和高句丽去了,并在667年攻灭高句丽,完成了几代人的心愿,全国鼓舞。但太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