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临终托孤(下)
白世宁对韩尚齐冷笑一声,正要反驳,赵康玥却抬手阻止白世宁说下去,赵康玥道:“朕也知对太子不公平,这有朕的一份遗诏,若太子安分守己尚好,便以遗诏封他为临楚王供他一生衣食无忧,若他真的心怀不满,便……囚禁于他,让他一生闭门自省就是!”赵康玥就差说出“杀太子”三个字。
“臣遵旨。”韩尚齐作为赵康玥临终托付兵权的武将,还是颇为忠于职守的,他跟建王和太子两边势力都无瓜葛,如今赵康玥让他做什么是什么。周兴则面露难色,按照道理来说,建王赵邵宁和废太子赵济都跟他无血缘关系,但无论怎么说赵济也是过世皇后承认的儿子,他就算可以避之不谈也不得不承认在心中还是向着赵济更多一些,但在此时,周兴也作出领命状。最后唯独白世宁还想不愿领受这份圣旨。
赵康玥看着白世宁问道:“白先生是要让朕去的都不安吗?”
白世宁长叹口气,道:“若陛下想临终托孤,在下必当竭尽全力,唯独在太子之事上在下不认为陛下安排妥当,若还想令雍城安稳,陛下非杀太子不可!”
白世宁说出这话,不但是周兴和韩尚齐,连赵康玥也有些意料不到。最初赵康玥以为白世宁是因为顾念太子仁孝不忍废太子,未料白世宁所关心的并非是太子废立问题,而是是否该杀太子。
周兴不满道:“白先生虽是大儒又乃是名闻天下的军师,眼下说这些话恐怕是要令皇室内乱!”
赵康玥咳嗽着并未回话。而韩尚齐则不言语,其实杀不杀太子在韩尚齐看来无所谓,或者在他心中以为,杀太子更能一了百了,但有些话他却不能跟白世宁一样提出来,他是臣子,而白世宁拥有兵权但名义上只是个无官品在身的谋士,二人身份地位不同,说话也就不能站在同一立场上。
白世宁冷笑道:“难道陛下真以为太子是庸聩无能之人?下臣曾也以为是,但当在下与太子于江陵一战后,也不得不改变这想法。太子领兵到江陵,江陵城危,涪陵军两万兵马渡江,太子以区区两千人马诈敌于阵前,令涪陵军不战自乱,太子进取江陵。而后太子孤身渡江,前往涪陵军大营与涪陵王设下毒计,以涪陵军诈败引汉王兵马东进,汉王兵败,而太子更是领兵夜袭夏口,令涪陵军后方自乱。涪陵军东归,又是太子只身赴宴,于涪陵军营中设计杀涪陵军大将徐斯,扣押涪陵王。这一切都乃是陛下眼中一无是处太子所为!”
赵康玥原本还好,闻言更是气息不顺,咳嗽许久没有平缓过来。
旁边的周兴道:“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太子身边总有幕僚谋士,难道不许是太子听命于他人而为?太子归朝,如今已孑然无他人之主,如此白先生还要痛下杀手实在非仁者!”
白世宁大笑,笑的甚至有些凄厉,道:“也许在国舅眼中这位太子实在并无才能,但若国舅与太子深交怕便会改变看法。太子是在韬光养晦故意于人前作昏庸状,尔等却不知他也包藏祸心。此番太子归朝之前,在下曾于江陵拜访,他执意要领兵回雍城,却又半途将兵马屯驻于澶州自行归朝令陛下解除戒心,素闻国舅胆略过人,换做是国舅可是有太子这番险中求胜的气魄?”
周兴无言以对,若真如白世宁所说之前澶州的涪陵降军是赵济故意安排出来的变局,那雍城的政治格局可能会发生逆转。但他还是不想承认赵济另有所图,就算如今要废赵济太子之位,他还是想保住赵济的王位,这也算是他作为舅舅最后能做之事。周兴道:“这一切,白先生为何不早明言,而要等到今日?或者白先生是要在陛下面前挑拨离间,令太子不容于陛下眼前。”
白世宁叹道:“怪只怪在下也有私心,或者以为陛下能早作判�
“臣遵旨。”韩尚齐作为赵康玥临终托付兵权的武将,还是颇为忠于职守的,他跟建王和太子两边势力都无瓜葛,如今赵康玥让他做什么是什么。周兴则面露难色,按照道理来说,建王赵邵宁和废太子赵济都跟他无血缘关系,但无论怎么说赵济也是过世皇后承认的儿子,他就算可以避之不谈也不得不承认在心中还是向着赵济更多一些,但在此时,周兴也作出领命状。最后唯独白世宁还想不愿领受这份圣旨。
赵康玥看着白世宁问道:“白先生是要让朕去的都不安吗?”
白世宁长叹口气,道:“若陛下想临终托孤,在下必当竭尽全力,唯独在太子之事上在下不认为陛下安排妥当,若还想令雍城安稳,陛下非杀太子不可!”
白世宁说出这话,不但是周兴和韩尚齐,连赵康玥也有些意料不到。最初赵康玥以为白世宁是因为顾念太子仁孝不忍废太子,未料白世宁所关心的并非是太子废立问题,而是是否该杀太子。
周兴不满道:“白先生虽是大儒又乃是名闻天下的军师,眼下说这些话恐怕是要令皇室内乱!”
赵康玥咳嗽着并未回话。而韩尚齐则不言语,其实杀不杀太子在韩尚齐看来无所谓,或者在他心中以为,杀太子更能一了百了,但有些话他却不能跟白世宁一样提出来,他是臣子,而白世宁拥有兵权但名义上只是个无官品在身的谋士,二人身份地位不同,说话也就不能站在同一立场上。
白世宁冷笑道:“难道陛下真以为太子是庸聩无能之人?下臣曾也以为是,但当在下与太子于江陵一战后,也不得不改变这想法。太子领兵到江陵,江陵城危,涪陵军两万兵马渡江,太子以区区两千人马诈敌于阵前,令涪陵军不战自乱,太子进取江陵。而后太子孤身渡江,前往涪陵军大营与涪陵王设下毒计,以涪陵军诈败引汉王兵马东进,汉王兵败,而太子更是领兵夜袭夏口,令涪陵军后方自乱。涪陵军东归,又是太子只身赴宴,于涪陵军营中设计杀涪陵军大将徐斯,扣押涪陵王。这一切都乃是陛下眼中一无是处太子所为!”
赵康玥原本还好,闻言更是气息不顺,咳嗽许久没有平缓过来。
旁边的周兴道:“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太子身边总有幕僚谋士,难道不许是太子听命于他人而为?太子归朝,如今已孑然无他人之主,如此白先生还要痛下杀手实在非仁者!”
白世宁大笑,笑的甚至有些凄厉,道:“也许在国舅眼中这位太子实在并无才能,但若国舅与太子深交怕便会改变看法。太子是在韬光养晦故意于人前作昏庸状,尔等却不知他也包藏祸心。此番太子归朝之前,在下曾于江陵拜访,他执意要领兵回雍城,却又半途将兵马屯驻于澶州自行归朝令陛下解除戒心,素闻国舅胆略过人,换做是国舅可是有太子这番险中求胜的气魄?”
周兴无言以对,若真如白世宁所说之前澶州的涪陵降军是赵济故意安排出来的变局,那雍城的政治格局可能会发生逆转。但他还是不想承认赵济另有所图,就算如今要废赵济太子之位,他还是想保住赵济的王位,这也算是他作为舅舅最后能做之事。周兴道:“这一切,白先生为何不早明言,而要等到今日?或者白先生是要在陛下面前挑拨离间,令太子不容于陛下眼前。”
白世宁叹道:“怪只怪在下也有私心,或者以为陛下能早作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