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未雨绸缪
  大雪一连下了几日,我也遵照赵康玥的意思呆在东宫大门不出,这几天我除了偶尔到院子雪地里走走用寒风冷静头脑,便是独自在书房里写写画画。每天晚上苏菡儿都会亲自煮了茶水送到书房,甚至会陪我坐坐,但就算她怎么暗示我也没走出最后的一步,因为我知道雍城马上会迎来腥风血雨,等一切平息下来所有事终将尘埃落定,也包括我跟她的关系。

  这几天时间里最轰动之事,是建王赵邵宁与韩尚齐小女的婚事。从事情传出开始筹备,到确定婚期,前后不过两天,也许是赵康玥自觉大限将至不能再等,为顺利让韩尚齐成为执掌兵权的辅政大臣,他干脆让十一岁的赵邵宁迎娶十岁的韩氏小女。婚期最终被定在冬月二十九,倒与我这个太子大婚时一样急。

  如果说最初还有人觉得赵康玥是属意韩洛交托兵权的将领,到婚事公告天下,所有人都恍然原来赵康玥要托孤给当初助他登上皇位的老将韩尚齐。在建王婚事的安排上,周兴被钦点为证婚人,而一些早就不问朝事的老臣也都在主宾名单之列。赵康玥要将我这个太子拿下顺利将权力交给赵邵宁也算煞费苦心,他最信任的都是那些曾跟他打天下的“忠臣”,可当他自己回头看都才恍悟,原来那班二十年前的老臣要么被问罪要么被晾置多年,除了韩尚齐和周兴外,竟无一人还能堪当大用。

  冬月十八,朝廷下旨封韩尚齐为殿前都指挥使,统调京师周边的兵马大权。

  这为第二天的婚事奠定了基调,就算赵康玥只字未提要废太子立建王为储君,可到此时连普通的市井之民也知他心思。而我却只能呆在东宫,下午礼部派人来知会,翌日建王婚礼我和苏菡儿将作为兄嫂一同进宫观礼。此去皇宫甚为凶险很可能一去不归,但我还必须要去,因为我在雍城的所有安排还有一环没有落实,这件事非要我亲自去做不可。

  冬月十九,大雪未停。雪花自穹宇纷扬而落,我与裹的很严实的苏菡儿走出了家门,这是苏菡儿首次以太子妃的身份出席皇宫典礼。之前我没有跟她做太多交待,她也只当此番进宫去去便回,临行前,我跟不能进宫的云月交待妥当,这才登上往皇宫去的马车。

  建王的婚事礼节与我有所不同,韩氏小女之前已被接进宫中,所以省去了迎亲的环节。所有朝官只管进宫参加观礼便可,赵康玥对婚事甚为重之,进宫的朝官比太子大婚时更多,规格也更隆重。等我和苏菡儿在皇宫午阳门前下了马车,皇宫前已经有不少大臣在等候进宫。

  在这些人中我没有寻到熟悉的身影,事实上我也不需要去管今日谁来谁不来。等赵康玥传召大臣进宫的手谕出来,我跟苏菡儿相扶着一起进到宫内到举行宫宴的长生殿内,却迟迟见不到几位主要人物的身影。不但赵康玥没出来,连李贵妃兄妹也不在,韩尚齐父子也未到长生殿内,右丞司马举也不在。整个长生殿内缺少主心骨,我跟苏氏小女坐下来没有多久,便得知另一边的婚事已经在皇宫正殿举行。长公主和驸马被邀前去观礼,而我这个太子竟未得传召。

  长生殿的百官并不计较是否能亲自观礼,毕竟今日成婚的二人年岁都很小,今日婚事属于政治联姻,意义更在于婚事之外。我跟苏菡儿都是滴酒未沾甚至连筷子都未拿起,等过了正午,礼部那边派人过来知会,说是宫门打开众人自便,也就是说可以离宫。有些喝的意兴阑珊的官员开始在小太监搀扶下往宫门方向走,我也起身先送苏菡儿出宫,同时在她耳边交待两句,她这才意识到这次进宫的意义不简单。

  “……出宫之后云侍卫会派马车来接你,所有事不要对外宣扬,否则你我还有你背后的苏家之人都很危险。等我事情办完,会去与你会合。”最后我郑重其事作出交待,也是想让苏菡儿安心。

  苏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