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亦敌亦友
易。

  白世宁脸色带着镇定自若,因赵苑瑜而起的一些波澜明显平复下来。他点头道:“若在下做事不合太子心意,太子事后也莫加怪责,是太子不肯托以诚心。其实在下本有意对太子相帮,看来现在也无必要了。”他是想让我推心置腹,可我身在这种境地之下,又如何能对他推心置腹?他虽曾对我有所相帮,但他并非是我的部属,他做事也不会以我的利益为优先,我对他推心置腹将底牌掀给他看,对我来说也捞不到任何好处。

  白世宁起身告辞,从他神色中,我分明能料到他来之前是有信心“有所得”,但最后却被我以很客套的口吻拒绝了他的“好意”,令他其实也挺被动,一边是赵康玥敦促他解决问题,另一边却是我摆开的局很难解,而他也无心去解。接下来在澶州军务上的争斗便成为棋盘上的博弈,他的利益出发点与赵康玥乃至李氏兄妹不同,他虽在我面前表现出自信和一定能破解我所设的局,但以白世宁的立场,他也不希望平衡被迅速打破。澶州的局拖下去,对我对他来说都是好事,这大概才是他出面示好的原因吧。

  送走白世宁,我跟苏菡儿交待一番晚上不回来,因为要赴胡青儿的约。自从被胡青儿承认那首海棠诗出于己作,苏菡儿的心境也发生一些变化,其实苏菡儿很清楚胡青儿是女儿身,对她有很敌视,怎会以诗赋寄托情意?她应该是想不明白,为何她自己珍藏的海棠小扇上的诗词会被胡青儿知晓吧。

  我要赴约,除了有被胡青儿胁迫的意味,其实我也想看看胡青儿通过她祖父胡袁明关系举荐上来的那些“才俊”,胡青儿在京师中以任性妄为著称,很多人会避着她,就算她能通过胡袁明的关系邀请到这些人,这些人也未必会赴宴。我也想借此次机会跟李信暗中攀谈,在回到京师后,我也想知道城防环节上的布局变化,我也不敢公然与李信见面,胡青儿的设宴倒是给了我机会。

  夜幕降临,我换上很平素的衣衫与云月一同前往胡青儿所邀约的醉鹤楼,等我们到时里面宾客云集。反倒是我请来的李信,在见到醉鹤楼里品流复杂时却不敢轻易进去,而是在门外等候。见我前来李信迎过来,面色带着忧虑道:“太子不请在下来,在下也有事相告,再过几日,恐怕在下会被调离统领之位。太子也应早作筹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