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李大总统
�,淡淡的说道:“袁公信中,尽是北国景色,满纸自得,显然,他骤然离职,并非不得已。这倒让我想起此前他所说的一句话,他说,若一意孤行,只怕连克定等人都不得善终。仔细想想,将来袁氏一家,可保数十年不倒,享尽荣华富贵。谁说袁公痴耶?我看,论算计谁能比的上他。”

  的确,袁世凯永远权衡利弊,很少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很少吃亏。

  他本来就有病在身,主动退位,还能落得无边美誉,又能得到李安生的感激,高手。

  “袁公是享福去了,不过我等到底何去何从?”

  徐树铮有些不甘,试探着问段祺瑞,他也只,无论段祺瑞做何决定,他都是十分支持。

  段祺瑞哈哈大笑起来,他是个极其热爱权力之人,他需要有权力去实现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做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何去何从?天下之大,还没有我们的去处不成?”

  段祺瑞摇了摇头,笑了笑,惬意的饮了杯茶,朝着徐树铮说道:“瞧这门庭冷落,难道还留在京城不成?”

  “你若是闲得慌,倒不如去我老家转转,就当是颐养天年。袁公往北,我们便南下好了。”

  说到颐养天年,两人先是眉头一皱,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徐树铮边笑边摇着头,一串叹息,说道:“去年这里可真正是门庭若市,熙来攮往,可如今,端的是凄凉。人情比纸薄啊。”

  他轻蔑的从鼻孔里头哼出不平之气,无比的愤懑,趋炎附势之人啊,可真是可恨。

  求上门来时,大包小包,低头哈腰,恨不得当奴才似地,隔日便要跑上几趟,也幸好段祺瑞是个清廉刚正之人,不然,寻上门来的人只怕要更加的多。

  段祺瑞点了点徐树铮说道:“这岂不是能凸显出知己的珍贵来?”

  徐树铮一愣,感激万分,内心也是心潮澎湃,“是啊,人生在世,何须太过人情冷暖,看破世态炎凉,有三五知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