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教会学校
��生184481人,中学校291所,学生15213人。

  1890年新教传教士上海会议后教会确定新方针把着重点放在高等教育方面。除外,教会办的其他高等学校都是在20世纪正式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如东吴大学1901年设立于苏州,文华大学(原博文书院设大学部03年设立于武昌,夏葛医科大学(后改为夏葛医学院05年设立于广州,协和医学校1906年设立于北京,沪江大学(初名浸会大学08年设立于上海,0年设立于成都,金陵大学0年设立于南京,之江大学(后改为之江文理学院年设立于杭州,华南女子大学(后改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3年设立于福州。

  这些学校多由几个教会和几所书院联合组成有的由不同国家的教会合办(如华西协合大学由英美加三国教会协作),有的是后来分立出来(如文华图专原为华中大学的一个系),有的是中外团体合办(如湘雅医学院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雅礼会联合办理),有的原先由教会创办,后移交中国办理(如夏葛医学院),等等。这些学校都经过其本国教会和本国州立大学(美属教会设立的)认可立案,颁发学生毕业文凭。它们在组织上参加在华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经济上接受本国教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组织的支持。

  外国教会如今已经渗透到了教育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又得到了国际财团的支持,自然是日益壮大。

  李安生目前也由得这些教会学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只要能够想办法消除外国教会对学生的文化侵略,他还要予以褒奖。

  教会普通学校早期的主要是“圣经”、英语、自然常识。后来随着外国在中国政治经济势力的伸展,除重视英语外,也讲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设置音乐、体育课程。

  毕业生既是教会机构宣教人才的来源,也是邮政、海关、洋行和外国在华经营的银行、厂矿职员的主要来源。

  高等学校设文、理、农、医等学院,包括哲学、中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会计、银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图书馆、档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农业、森林、蚕桑以及音乐等专业。各校都聘请一些著名的学者任教,理科设备比较充实。燕京大学的社会学,东吴大学的法律,沪江大学的商科,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华西协合大学的医科、牙科,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的农科等,在中国比较闻名。

  但不论大学、中学,都不放弃宗教教育,有的大学仍保留着神学科或宗教学院的设置。

  既然你不肯放弃宗教教育,那么,加点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何?

  现在由不得这些教会不答应,他的残暴名声在列强中可是人尽皆知的,谁想要不服气,来尝试一下好了。

  今天是中国的慈善联合会在东北的一次重大助学活动,自然也邀请了教会方面的人参

  其实,不仅是东北的教会,主要是邀请了直隶、山东与山西等地的教会人员前来,这也是在进行一次暗示。

  让这些教会人员看看东北的教育成果,看看东北的各大教会对东北各省政府的支持,再执迷不悟,李安生在北京上台后,可就没这么容易放过他们。

  袁世凯饶有兴趣的看着身周的一切,他也是个脑子极好用的,也看出了一丝苗头。

  大摇其头,将来李安生执政之后,这些外国佬只怕有的头疼了。

  尤其是列强各国,必须要尽快端正姿态,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中华民国选择了一名强势的总统,自然会有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