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安生访俄
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加上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俄国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巴尔干对于西伯利亚来说,地位更为重要,尤其是东方战略遭受到重大挫折,中国逐步出现崛起迹象的情况下,俄国绝对不能让巴尔干的形势激化。

  5月,随着《伦敦和约》的签订,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落下了帷幕,以土耳其完败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而正在这个时候,库伦军区也在克孜勒与伊尔库兹克两地进行集结,对外宣称进行军事演练,实际上,表露处了积极备战的迹象。

  与此同时,李安生也在奉天宣布,他已经向陆军部呈请,希望能够在东北增加十三个步兵师的编制,应对接下来更为严峻的防务形势、

  沙俄根本已经无法威胁到东北,而李安生所宣称的“东北更为严峻的防务形势”,来源于何处呢?

  这毫无疑问是针对沙俄的,几乎是与库伦军区同时,李安生提出东北扩军计划。

  自从东北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中东铁路、海参崴、锦齐铁路、库张铁路等大动脉,将东北与蒙古连为一体之后,东北发展的后颈十足,也绝对能够支持东北军在伊尔库兹克前线打大战,不像之前那样,需要用飞艇等没日没夜的运输。

  东北军表现出来的极为明显的西进倾向,让沙俄感到万分忧虑。

  中俄战争以及巴尔干战争,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摩拳擦掌的列强们都清醒的认识到,将来的战争将会更加的血腥与惨烈。

  战争的场面将会更加庞大,需要更多的兵力,数百万人捉对厮杀不再是幻想,而战争也将进一步的依赖军事装备,强大的火力。

  故而,自从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列强各国都在极力的扩张军队,加紧研制军备武器,加紧进行军费筹集。

  在这个时候,沙俄提出了邀请李安生访问俄国的请求,希望能够在高层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许,对于中俄双方来说,都会有新的转机。

  李安生本来就想就胶州湾问题与德皇威廉二世碰面,只是找不到机会出访德国而已,于是,在锡良回到东北主持大局之后,他带着胖叮当等人坐上了前往俄国的专列。

  俄国很清楚,如今在中俄和谈问题上最大的决策者便是李安生,无论如何不能绕过他,只有得到了李安生的同意,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沙俄给予了李安生相当的礼遇,允许李安生随身携带一个团的护卫兵力入俄,这是欧洲帝皇才有的待遇,首先在这点上头,沙俄的表现就无可挑剔。

  当年李鸿章乘坐专列快车抵达彼得堡对俄国进行访问,住进巨商巴劳辅的豪华私邸,从饮食到室内陈设,“无一非中国物”,巴劳辅“起居言语,又无一不似中国人”。李鸿章“顾而乐之,几忘身在异乡。”沙皇指派维特同李鸿章谈判。当时有人告诫维特说:“同中国官员谈判首先就是不要着急,因为一着急他们就会以为是风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