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轰炸机
�,在飞机与飞艇的支持下,每一次的进攻都能打在对方的软肋之上,无形之中占了不少的便宜。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的子弹与炮弹给发射了出去,烧去无数的钱财,同时也消耗着无数的生命。

  中国军队的战术,是在局部进攻,整体防守,在攻守转换之间,大量的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

  只要大幅消耗欧俄过来的军队,由农民们组建的新部队并没有多少战斗力。

  俄军的武器装备极为驳杂,虽然得到了英法的支援,很少看到黑火药枪械,但是由于枪械种类太多,后勤压力极为巨大。

  中国军队的铁道破袭对俄国的后勤保证也是个考验,铁路不断的被破坏,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条大动脉,但是俄军太过依赖这一条铁路,所以,在铁道上专门进行破袭,几乎能够抵得上数个主力师的兵力所能起的作用。

  而铁道破袭也牵制了大量的俄军兵力,吴禄贞决定以快打快,在蒙古东部到满洲里之间打上一场歼灭战,掉转头来集中力量对付俄军主力。

  既然俄军敢于分兵,那么也没什么好客气。

  满洲里作为前线,也是个大型的补给重地,吴禄贞的考虑,是先吃掉蒙古东部与满洲里的俄军,然后将俄军速战速决的希望破灭,尽可能的歼灭俄军主力,然后拿下赤塔要塞。

  那些赤塔之后,就能够利用西伯利亚铁路,运兵运物资,攻击俄军主力侧翼,歼灭了俄军主力,拿下伊尔库兹克这个重镇,就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一旦拿下伊尔库兹克,对于远东俄军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到时候攻击双城子与海参崴要塞,就要省心许多。

  而到那个时候,东北军也将拥有足够的重炮。

  所以,俄军想要决战,吴禄贞反而不想决战,不给对方速战速决的机会,也不给对方大量消耗东北军有生力量的机会。

  在恰克图会战打响的同时,反而是满洲里战役率先的进入了白热化。

  满洲里战役的指挥官是李持国,他只会的兵力包括他的第四军,外加两个教导师,这股兵力足够应对俄军,并且与吴禄贞调集过来的军队遥相呼应。

  俄军对满洲里的攻击很激烈,大概是前阵子憋足了气,中东铁路整条沿线都给中国军队控制,这使得俄军等于在东边断了一条腿,而且自身还要处处受到中东铁路被夺的影响。

  这次东北军的教导师还将试验一种新武器,那就是轰炸机。

  目前世界各国不仅在积极的研制飞机,寻求飞机的新技术,还在不断地摸索着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

  李安生同样如此,他也在不断的谋求飞机对于战争的帮助。

  由于受限于飞机自重,飞机发动机等因素,轰炸机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是总是要付出,才能有回报,故而这次调集到前线的十余家轰炸机,也就成为了一种肩负使命的试验。

  早在去年的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为争夺北非利比亚的殖民利益而爆发战争,意大利的一名中尉驾一架“朗派乐”─道比”单翼机向土耳其军队投掷了4枚重约2公斤的榴弹,虽然战果甚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轰炸。

  而之后意大利的轰炸任务都是由经过改装的侦察机来进行的。炸弹或炮弹垂直悬挂在驾驶舱两侧,待接近目标时,飞行员用手将炸弹取下向目标投去,其命中精度可想而知。

  而东北军装备的这款名为“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