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沙俄的动员
�让任何侵略者饮恨而归。也奉劝沙皇俄国政权,莫要继续一意孤行,侵略者必将遭到惩罚。也殷切希望全国民众携起手来,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凶狠的外敌,准备应对更加艰险的局势,做好一切准备。”

  这实际上,也是在对沙俄最后通牒的回应,此时此刻,袁世凯已经没有回头路,更何况,东北军取得的战果,也增添了他的信心。

  沙俄驻华公使库朋斯齐很遗憾的告诉陆徵祥,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希望中国能够承担后果。

  4月1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圣彼得堡宣布,俄国即刻进行动员,初步在欧俄调遣十五万的陆军东进,与东方的十万俄军总共号称三十万,并且在西伯利亚等地征召三十万人入伍。

  在夏宫举行的酒会上头,尼古拉二世愤怒的谴责了中国的无耻手段,在库张铁路即将完工的时候,居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想要侵夺俄国的财产,甚至不惜冒犯俄罗斯帝国,不惜面对战争。

  “看着吧,他们那帮自高自大的猴子们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尼古拉二世一直昏昏噩噩,不太理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的一贯印象,在与库张铁路以及在华利益牵扯颇深的大官僚大资本家的撺掇下,他迅速的做出了动员的决定,要给中国猴子们一点颜色看看。

  他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笑了,开心的大笑。

  俄国根本就没有能力进行战争,如果这场对中国的战争依然是个战争泥潭,会让俄罗斯国力大损,加剧社会的动荡。

  可是,这些又与那些掌权者们有何干系呢?

  他们的财产将会得到报复,在华利益能得到保证,甚至还能通过战争来发上一笔国难财,人民的困苦,又何曾让他们在乎过。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一个不应该成为皇帝的普通人。

  作为一个已经风雨飘摇帝国的皇帝,他的沙皇应该是一个具有铁血意志,强有力的铁腕人物。

  可遗憾的是,尼古拉二世只是一个软弱慈祥的好好先生,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他性格柔弱,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犹豫不决,要靠身边的亲信大臣和几个叔父亲王的帮助才能拿定主意。

  就比如这次的动员令,甚至已经有人提出了对华宣战,只是出于对国家的激烈影响,才没有立即得到通过。

  他执政的期间,沙俄已经是黄昏时期,接连经历了日俄战争的失败,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几个重大的打击,国内农奴制度濒于瓦解,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蠢蠢欲动。

  贪得无厌者们,也要害怕国内的动荡,影响他们的权力与奢华生活,故而,他们可不敢轻易宣战,也不敢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

  在他们看来,二十五万的军队加上三十万人的后备兵力,足够将中国北方给淹没,甚至能够直接从恰克图打到北京,逼迫中国签署新的条约。

  “我们需要蒙古,需要踏在中国的长城上俯瞰渺小的中国人,随时能够将他们的京城当做我们的花园,可以任意进出游览。甚至,北满将会彻底的并入俄罗斯帝国的远东土地。”

  相比皇室的沉默,国家杜马(议会)的几位议员倒是口沫横飞,很期待这场战争,只要能够打赢羸弱的中国人,从中国掠夺大量的财富,俄罗斯的困境说不定会好上很多。

  懦弱的沙皇无力控制局面,�